[发明专利]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0303.8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彬;杜航;邹毅军;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信息系统 安全性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控制台、电力系统仿真机以及报警装置;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各所述控制台均通信连接于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通信连接于所述报警装置;
所述控制台用于运行操作权限保护算法,并在所述操作权限保护算法被攻破时向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发送操作指令;
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用于运行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用于通过所述仿真模型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并在所述操作指令被执行之后触发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包括:N个新能源电场群、N个继电保护装置、若干个柔性直流输电装置以及若干个电网;
各所述电网之间通过所述柔性直流输电装置连接;
各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分别通过对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并联于所述电网;
其中,各控制台发送的操作指令分别通过对应的继电保护装置控制所述新能源电场群,且所述新能源电场群与所述报警装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新能源电场群切断指令;
所述控制台用于向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中对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发送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切断指令;
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用于执行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切断指令;
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用于在新能源电场群被切断时触发与切断的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对应的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指令包括:网络干扰指令,所述网络干扰指令用于对所述电力系统中的网络进行干扰;
所述控制台用于向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发送所述网络干扰指令;
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用于通过所述仿真模型运行所述网络干扰指令,并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通信连接的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生成运行于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中的仿真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用于监控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
7.一种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控制台运行操作权限保护算法,并在所述操作权限保护算法被攻破时,向电力系统仿真机发送操作指令;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运行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所述仿真模型执行来自所述控制台的操作指令,且在所述操作指令被执行之后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真模型包括:N个新能源电场群、N个继电保护装置、若干个柔性直流输电装置以及若干个电网;
各所述电网之间通过所述柔性直流输电装置连接;
各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分别通过对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并联于所述电网;
其中,各控制台发送的操作指令分别通过对应的继电保护装置控制所述新能源电场群;且所述新能源电场群与所述报警装置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新能源电场群切断指令;
所述控制台向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中对应的所述继电保护装置发送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切断指令;
所述继电保护装置执行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切断指令;
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在新能源电场群被切断时触发与切断的所述新能源电场群对应的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指令包括:网络干扰指令,所述网络干扰指令用于对所述电力系统中的网络进行干扰;
所述控制台向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发送所述网络干扰指令;
所述电力系统仿真机通过所述仿真模型运行所述网络干扰指令,并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03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网方法及可穿戴终端
- 下一篇:一种CDN质量评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