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润滑性能的活塞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1401.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度彦;金振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F3/22 | 分类号: | F02F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润滑 性能 活塞 总成 | ||
1.一种活塞,其包括:
钢活塞主体,其包括接合在一起的上部块体和下部块体;
多个环槽,其围绕所述钢活塞主体的外侧表面形成;
冷却腔,其被密封在所述上部块体和所述下部块体之间,所述冷却腔包括进口和出口使得油可流入或流出所述冷却腔;以及
油孔,其形成为使所述冷却腔与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外侧表面中的第一油槽流体连通,其中所述活塞被配置为使得当钢活塞主体向上移动时,引入到所述冷却腔中的油被引入到所述第一油槽中并且因此被供给到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裙部,
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裙部的下部中的第二油槽,
其中所述第一油槽被倾斜,其倾斜角度小于所述油孔基于所述钢活塞主体的垂直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并且所述第二油槽被倾斜,使得所述第二油槽朝向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中心的深度从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上端向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下端增大,
其中所述第二油槽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方向的预定角度与所述第一油槽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方向的预定角度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中所述活塞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钢活塞主体向下移动时,在所述第二油槽中的油通过所述油的惯性被供给到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中所述第一油槽被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裙部的上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中所述第一油槽被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裙部的上部中,所述活塞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裙部的下部中的第二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中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中的所述出口是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中的多个出口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中所述出口被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中心轴线上。
7.一种活塞总成,其包括:
钢活塞主体,其通过将上部块体和下部块体彼此接合配置;以及
连接杆,其与所述下部块体联接;
其中所述钢活塞主体包括:
多个环槽,其围绕所述钢活塞主体的外侧表面形成;
冷却腔,其通过所述上部块体和所述下部块体密封,所述冷却腔包括进口和出口使得油可流入或流出所述冷却腔;以及
油孔,其形成为使所述冷却腔与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外侧表面中的第一油槽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油槽被设置为使得被引入到所述冷却腔中的油通过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运动被分散到其中所述钢活塞主体和缸体套彼此接触的空间;以及
其中所述活塞总成被配置为使得从所述冷却腔的出口排出的油被引入到所述连接杆的小端与所述钢活塞主体彼此接触的位置
其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裙部的下部中的第二油槽,
其中所述第一油槽被倾斜,其倾斜角度小于所述油孔基于所述钢活塞主体的垂直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并且所述第二油槽被倾斜,使得所述第二油槽朝向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中心的深度从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上端向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下端增大,
其中所述第二油槽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方向的预定角度与所述第一油槽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方向的预定角度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总成,其中所述活塞总成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钢活塞主体向下移动时,在所述第二油槽中的油通过所述油的惯性被供给到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总成,其中所述第一油槽被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裙部的上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总成,其中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中的所述出口是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中的多个出口中的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总成,其中所述出口被设置在所述钢活塞主体的中心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4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冲程柴油机用气缸套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