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1515.8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姬琪;何煦;张宁;李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荆喆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天文望远镜 导星稳像 精度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测试方式及装置,属于光电测试技术领域,通过实施本发明所提出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测试方法及装置,能够模拟出用于测试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的输入目标,在保持空间天文望远镜及导星不动的情况下,改变输入目标,稳像机构完成正常稳像工作后,再根据空间光学望远镜输出的星点动态目标图像计算星点动态目标的位置像元变化量,从而根据位置像元变化量确定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的精度,并且通过稳像机构的多次稳像后,比较多次星点动态目标的位置像元变化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导星稳像精度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本发明为大视场空间天文望远镜系统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空间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安装在卫星平台上、用于对天体目标进行观测的科学设备,由于其受到卫星平台姿态变化及自身动机构如姿控发动机、太阳帆板等产生的微振动影响,会导致观测目标与空间天文望远镜的光轴发生偏离,造成空间天文望远镜的成像质量下降。因此,天文望远镜一般需要在光学系统的边缘视场加装多个精细导星,通过导星实时对星成像,解算星的位置来进行位置偏移信息的反馈,从而驱动稳像机构使天文望远镜快摆镜快速运动,实现对成像的精级稳像。
通常情况下,常规稳像精度测试方法所使用的平行光管的口径都较小,而空间天文望远镜的口径往往都较大,因此常规稳像精度测试方法无法做到对空间天文望远镜的全口径覆盖,从而无法实现对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稳像精度的准确测试;同时,空间天文望远镜的体积和质量都往往较大,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稳像精度测试方法无法实现对这种体积和质量都较大的被测试产品的稳像精度的测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稳像精度测试方法无法实现对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稳像精度的准确测试的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经物面为无穷远的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折射后在第一导星上形成的当前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图像以及第二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经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折射后在第二导星上形成的当前第二星点动态目标图像,所述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与所述第二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在时序上同步,所述第一导星和所述第二导星均位于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的像方焦面;
根据所述当前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图像和所述当前第二星点动态图像生成用于驱动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稳像机构的控制指令;
在所述稳像机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稳像后,获取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输出的星点动态目标图像,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输出的星点动态目标图像为第三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经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折射后在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的像方焦面形成的图像,且所述第三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与所述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所述第二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均在时序上同步;
根据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输出的星点动态目标图像中星点动态目标在所述稳像机构稳像前后的位置像元变化量确定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的精度。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间天文望远镜导星稳像精度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导星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经物面为无穷远的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折射后在第一导星上成形的当前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图像以及第二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经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折射后在第二导星上形成的当前第二星点动态目标图像,所述第一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与所述第二星点动态目标发生器在时序上同步,所述第一导星和所述第二导星均位于所述空间天文望远镜主镜的像方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