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滑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1692.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许静;宫倩;秦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21208 | 代理人: | 裴毓英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滑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心滑行车。
背景技术
滑行车作为一种儿童车辆,已经越来越受其喜爱,可是,现有的滑行车的控制杆都是设置在前轮上部中心位置;由于滑行车的骑行,需要一只脚站在踏板上,另一只脚蹬向地面;此时,儿童的身体扭向一侧,而滑行车则偏向另一侧,这样,造成两个不良结果:第一,儿童长时间骑行滑行车,脊柱会长时间不间断的扭曲,不利于儿童健康;第二,滑行车偏向一侧,容易发生事故;而克服滑行车偏向的问题,现有的滑行车是在前端架设连杆结构,这样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滑行时儿童的身体扭向一侧,而滑行车则偏向另一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心滑行车。前轮轴横向设置延展段,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延展段上,另一端设置控制把手;前轮的上方、控制杆下部设置固定架;弯形杆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架上,另一端连接踏板;踏板的尾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后轮。
为了提供一种省力的出行方式,优选的,所述前轮与后轮分别通过电动机驱动;所述踏板底部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蓄电池,蓄电池与电动机电连接。
为了让滑行更安全,更有记录性,优选的,固定架前端设置筒灯及摄像头;弯形杆、控制杆及控制把手为中空结构;控制把手上设置控制盘;控制线穿过控制把手、控制杆、弯形杆与空腔内的控制电路连接;筒灯、摄像头的相关线路穿过弯形杆与空腔内的控制电路连接;蓄电池为筒灯、及摄像头、控制电路及控制盘供电。
为了警示行人,保证滑行人安全,优选的,空腔两侧面分别设置警示灯和扩音器;警示灯和扩音器与控制电路连接,由蓄电池供电,由控制盘操作控制。
为了保护后轮,所述后轮轮轴上设置L形防护架。
为了让滑行的数据可视化,在踏板内设置重力传感器及GPS模块,重力传感器及GPS模块通过控制电路上的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端进行数据交换;移动端对采集的重力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当此时重力与体重比较,偏差在【-2.5kg,+2.5kg】范围内,判断在滑行。
当此时重力与体重比较,偏差在【-2.5kg,+2.5kg】范围外,判断在一只脚在加力的动作。
两个加力动作之间的时间t,即为一个蹬—滑行动作的连贯完成;位移数据为s,则可计算一次蹬—滑行的平均速度;将平均速度,拟合成曲线,记录保存。
当重力低于2.5kg,且位移s小于0.2米,时间大于5秒,判断此时滑行车没有滑行;关闭记录。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前轮轴横向设置延展段、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延展段上,使控制杆与前轮不在同一垂直面上,人体滑动是,控制杆保持垂直状态,人的人体也是垂直状态,既安全又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心滑行车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心滑行车后向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偏心滑行车前轮轴14横向设置延展段2,控制杆5的一端固定在延展段2上,另一端设置控制把手4;前轮1的上方、控制杆5下部设置固定架6;弯形杆8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架6上,另一端连接踏板9;踏板9的尾端通过连接杆11固定后轮12。
所述前轮1与后轮12分别通过电动机驱动;所述踏板9底部设置空腔13,空腔13内设置蓄电池,蓄电池与电动机电连接。
固定架6前端设置筒灯3及摄像头7;弯形杆8、控制杆5及控制把手4为中空结构;控制把手4上设置控制盘;控制线穿过控制把手4、控制杆5、弯形杆8与空腔13内的控制电路连接;筒灯3、摄像头7的相关线路穿过弯形杆8与空腔13内的控制电路连接;蓄电池为筒灯、及摄像头7、控制电路及控制盘供电。
空腔13两侧面分别设置警示灯15和扩音器16;警示灯15和扩音器16与控制电路连接,由蓄电池供电,由控制盘操作控制。
所述后轮12轮轴上设置L形防护架10。
在踏板9内设置重力传感器及GPS模块,重力传感器及GPS模块通过控制电路上的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端进行数据交换;移动端对采集的重力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当此时重力与体重比较,偏差在【-2.5kg,+2.5kg】范围内,判断在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快拆柄角度控制结构
- 下一篇:便携式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