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型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1720.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亨利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4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型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是一种以砂作为主要造型材料,制作铸型的传统铸造工艺。砂型一般采用重力铸造,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工艺。砂型铸造的适应性很广,小件、大件,简单件、复杂件,单件、大批量都可采用。砂型铸造用的模具,以前多用木材制作,通称木模。木模存在易变形、易损坏等弊病,铝合金模具或树脂模具尺寸精度较高,并且使用寿命较长,虽然价格有所提高,但仍比金属型铸造用的模具便宜得多,在小批量及大件生产中,价格优势尤为突出。此外,砂型比金属型耐火度更高,因而如铜合金和黑色金属等熔点较高的材料也多采用这种工艺。
但是,砂型铸造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每个砂质铸型只能浇注一次,获得铸件后铸型即损坏,必须重新造型,所以砂型铸造的生产效率较低;又因为砂的整体性质软而多孔,所以砂型铸造的铸件尺寸精度较低,表面也较粗糙。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铸件表面光滑度和精度、提高铸件的合格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型铸造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加原砂,将原砂经过量斗爬式加料机将原砂加入滚动的加热炉内;
(2)、加热,加热炉正转时砂子不会跑出来,在炉筒内加热到140℃-170℃时,起动混砂机,将砂子卸入混砂机盆腔内;
(3)、混砂,砂子在混砂机盆腔内加树脂充分混合均匀至20-40秒,加乌洛托品水溶液;
(4)、卸砂,混至砂子将松散时,再加硬脂酸钙再混30-60秒钟后卸砂;
(5)、冷却蓄存,卸下的砂子流入混砂机下方的振动冷却筛里充分冷却完毕后蓄存备用。
所述步骤(2)中,在炉筒内加热到158℃时,起动混砂机。
所述步骤(3)中,砂子在混砂机盆腔内加树脂充分混合均匀至30秒。
所述步骤(4)中加硬脂酸钙再混45秒钟后卸砂。
本发明的砂型铸造工艺,通过各步骤中温度、时间等参数的严格控制,提高了铸件表面光滑度和精度、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铸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砂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加原砂,将原砂经过量斗爬式加料机将原砂加入滚动的加热炉内;
(2)、加热,加热炉正转时砂子不会跑出来,在炉筒内加热到140℃-170℃时,起动混砂机,将砂子卸入混砂机盆腔内;
(3)、混砂,砂子在混砂机盆腔内加树脂充分混合均匀至20-40秒,加乌洛托品水溶液;
(4)、卸砂,混至砂子将松散时,再加硬脂酸钙再混45秒钟后卸砂;
(5)、冷却蓄存,卸下的砂子流入混砂机下方的振动冷却筛里充分冷却完毕后蓄存备用。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亨利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亨利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