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事故工况下提高重水堆安全壳承压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2543.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郁光廷;曾春;郑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9/00 | 分类号: | G21C9/00;G21C13/0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然 |
地址: | 314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壳 事故工况 承压 充气 闸门 主蒸汽管线 喷淋系统 严重事故 破裂 核电厂安全壳 核电站安全壳 应急 密封性能 人员闸门 不可用 对设备 密封性 可用 耐压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安全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事故工况下提高重水堆安全壳承压能力的方法,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重水堆安全壳承压能力的方法,提高整个安全壳耐压等级,在事故工况下更好确保安全壳密封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在主蒸汽管线破裂且喷淋系统可用工况下进行充气;在发生主蒸汽管线破裂并且喷淋系统不可用的事故工况下进行充气;在发生严重事故工况下对设备闸门和应急闸门进行充气。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核电厂安全壳压力达到500kPa(g)的严重事故情况下,设备、人员闸门和应急闸门仍然可以保证密封性能,提高了重水堆在事故工况下安全壳承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安全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事故工况下提高重水堆安全壳承压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壳是核电厂在事故条件下,为阻止裂变产物向环境释放而设置的多重屏障中的最后一道屏障。秦山三期重水堆机组安全壳设计,由安全壳底板、周墙、环梁、上穹顶,各类贯穿件,空气闸门(设备、人员闸门和应急闸门)组成。根据安全壳极限耐压能力分析报告98-21020-DRP-705,对于CANDU6型机组的安全壳,当安全壳压力达到250kPa(g)时,空气闸门的充气密封条开始泄漏。当安全壳内压力达到365kPa(g)时,安全壳接近穹顶处将出现贯穿性的裂缝;当压力值为425kPa(g),安全壳筒壁和上穹顶出现广泛开裂。因此,空气闸门密封条是CANDU6安全壳系统里最先发生泄漏的部件,通过采用一种新方法,提高事故工况下空气闸门承压能力,进而提高整个安全壳承受的最高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重水堆安全壳承压能力的方法。通过在空气闸门(设备、人员和应急闸门)内外密封条间隙和筒体内部,充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提高整个安全壳耐压等级,在事故工况下更好确保安全壳密封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在事故工况下提高重水堆安全壳承压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主蒸汽管线破裂且喷淋系统可用工况下进行充气;
步骤二:在发生主蒸汽管线破裂并且喷淋系统不可用的事故工况下进行充气;
步骤三:在发生严重事故工况下对设备闸门和应急闸门进行充气。
如上所述的步骤一,在主蒸汽管线破裂且喷淋系统可用工况下,在反应堆厂房侧设备闸门密封条间隙15、反应堆厂房侧人员闸门密封条间隙13以及应急闸门密封条间隙充入压缩空气,充入空气的压力大小随着安全壳压力增加而增加,最大不超过50kPa(g)。
如上所述的步骤二,在发生主蒸汽管线破裂并且喷淋系统不可用的事故工况下,反应堆厂房侧设备闸门密封条、反应堆厂房侧人员闸门密封条以及应急闸门充气密封条内部充气压力首先增加到510kPa(g);当安全壳内部压力最大增加到400kPa(g)时,反应堆厂房侧设备闸门密封条间隙、反应堆厂房侧人员闸门密封条间隙以及应急闸门密封条间隙充入空气的压力增加到250kPa(g);设备闸门筒体、应急闸门筒体、设备闸门筒体周边密封条间隙、应急闸门筒体周边密封条间隙、辅助厂房侧设备闸门密封条间隙、辅助厂房侧人员闸门密封条间隙以及应急闸门密封条间隙充入空气压力增加到100kPa(g)。
如上所述的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在发生严重事故工况下当安全壳气空间最大压力500kPa(g)时,反应堆厂房侧设备闸门密封条、反应堆厂房侧人员闸门密封条内部充气压力增加到600kPa(g);反应堆厂房侧设备闸门密封条间隙、反应堆厂房侧人员闸门密封条间隙充入空气的压力增加到350kPa(g),设备闸门筒体充气压力增加到200kPa(g),设备闸门筒体周边密封条间隙、辅助厂房侧设备闸门密封条间隙、辅助厂房侧人员闸门密封条间隙以及辅助厂房侧应急闸门密封条间隙充入空气压力增加到100k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2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妆品罐(带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的反应性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