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料为娃娃鱼体表黏液的医用粘合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2696.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顺市四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0 | 分类号: | A61L24/0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张利秋 |
地址: | 561208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娃娃鱼 体表 黏液 医用 粘合剂 制备 方法 | ||
原料为娃娃鱼体表黏液的医用粘合剂及制备方法,涉及医疗领域,所述的医用粘合剂是采用娃娃鱼的体表黏液为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收下步骤:A、速冻;B、低温杀菌;C、低温粉碎;D、脱水;F、形成止血药粉。本发明利用娃娃鱼黏液的可以秒级止血粘合功能,实现对创口的快速止血、粘合;在整个的制备粘合剂的过程中,全部采用物理方法,因原料为纯天然的生物原料,无任何的毒副作用;所制备的粘合剂适用人群广,秒级止血粘合,效果佳,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外伤创口愈合、美容等医疗领域。此外,对于成年娃娃鱼,每条每月可以获取体表黏液0.3‑0.6千克的黏液,而制备的医用粘合剂,可极大提高娃娃鱼养殖的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料为娃娃鱼体表黏液的医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领域,很多病症需要手术切除病变,此外外科伤害也会在人体表面形成创口,而创口的快速愈合可以减小手术或外伤对人体的伤害,传统的缝线式已经逐渐被粘合剂所取代。现有技术中,国内医疗行业常用的粘合剂有血纤维蛋白(也称血纤蛋白)、氰基丙烯酸酯。血纤维蛋白因其作用机理较为传统,决定了其粘合性较弱,病患在使用其作为粘合剂后,护理极为重要,但还是会稍有不慎就造成创口的破裂,严重的还会造成创口的二次伤害;而氰基丙烯酸酯作为化学来源的粘合剂,尽管其粘合质量远好于血纤蛋白,但其毒副作用较大,且体质稍敏感的人群都不适用。
娃娃鱼,学名大鲵(
娃娃鱼皮肤粉末拌桐油可以治疗烧伤、烫伤是传统验方,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可以不留疤痕。大鲵皮肤黏液细胞中释放黏糖蛋白后,与水结合即成黏液,覆盖在上皮游离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黏液主要成分为黏多糖蛋白和纤维物质,还有多种激素,及“蛙皮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预防麻风病、老年痴呆和防治癌症。
现代研究发现,娃娃鱼体表的黏液具有极强的粘合性,可以实现秒级止血粘合,且因其为纯天然的生物原料,无任何的毒副作用,所以娃娃鱼黏液用于医疗手术等领域作为粘合剂的前景极为广阔。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用粘合剂效果差或毒副作用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娃娃鱼体表黏液作为原料的纯生物的医用粘合剂,止血快,粘合效果好,可以实现秒级止血粘合,且创口在使用粘合剂后即使有受力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裂开,最重要的是,采用以娃娃鱼体表黏液作为原料的纯生物的医用粘合剂对人体完全无毒副作用,敏感体质人群也可使用,迄今未发现不适合的情况。
原料为娃娃鱼体表黏液的医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粘合剂是采用娃娃鱼的体表黏液为原料的。
原料为娃娃鱼体表黏液的医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下步骤:
A、速冻:将娃娃鱼体表黏液置于速冻设备中进行速冻,保证40分钟内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B、低温杀菌:娃娃鱼体表黏液块体速冻后最终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实现物理性质的低温灭菌;
C、低温粉碎:将步骤B所得的娃娃鱼体表黏液块体进行粉碎,形成带冰晶的粉末;
D、脱水:将步骤C中的粉末进行脱水处理;
F、形成止血药粉:经步骤D脱水处理后,形成的干燥的粉末,自然降温后即为止血药粉也可称为粉末状粘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顺市四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顺市四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2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