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蓄电池板栅的极耳复合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3123.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吕雪平;陆亚山;王富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4 | 分类号: | H01M4/84;H01M4/66;H01M4/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复合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的极耳复合成型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如下:a、备置极耳压模和安置板栅主体的底模;b、按待制板栅尺寸裁剪导电碳毡;c、将导电碳毡材质的板栅主体置放到底模中;d、极耳压模下行与底模配合,构成在导电碳毡材质的板栅主体上边沿处压铸极耳的模腔;e、引入的液态铅用气压压进相合的极耳模腔中,在气压的作用下实现铅质极耳压铸成型和与导电碳毡的板栅嵌合连接;f、冷却后极耳压模上行,取出复合成型的板栅成品。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两种不同材质的复合,此复合成型方法科学、合理、实施简便、连接可靠,最重要的是切实做到在不降低导电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少用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栅制作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的极耳复合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的极板重要组成部件,现有技术的板栅为纯铅质制品,本行业通常采用常压铸造工艺实现批量生产。铅合金是公认对人体危害性极大的重金属,铅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造成伤害。制造板栅时产生的粉尘、烟气、炉灰渣等废弃物均含有铅,若生产现场环保措施不到位,在岗工人易受铅污染。由众多板栅叠合而成的铅酸蓄电池很沉重,其结果造成产品能量比重量值小,而且耗铅多的铅酸蓄电池产品也污染了用户的使用环境。为了减少铅制品的负面影响,本行业一直在寻求代替铅的新材料。目前,有一种导电碳毡问世,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强度,可以替代铅质板栅。但是,导电碳毡材料与待连接的铅质极柱可焊性很差,两者不能通过熔合焊接工艺实现连接,此种不相溶问题直接影响导电碳毡进一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纯铅质板栅存在铅污染问题,提出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的极耳复合成型方法。该方法在压铸条件下实现两种不同性质的导电材料嵌合连接,连接工艺简单、实施容易、制成的板栅仅极耳为铅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铅酸蓄电池板栅的极耳复合成型方法,该方法用导电碳毡制成板栅主体,然后在板栅主体的上边沿处通过压铸工艺实现铅质极耳的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a、备置极耳压模和安置板栅主体的底模;
b、按待制板栅尺寸裁剪导电碳毡;
c、将导电碳毡材质的板栅主体置放到底模中,板栅主体的上边沿处在极耳压模之下,两模相对边沿搭接宽度为2.0~5.0mm;
d、极耳压模下行与底模配合,构成在导电碳毡材质的板栅主体上边沿处压铸极耳的模腔;
e、引入的液态铅用0.2~0.6MPa气压压进相合的极耳模腔中,在气压的作用下实现铅质极耳压铸成型和与导电碳毡材质的板栅嵌合连接;
f、冷却后极耳压模上行,取出复合成型的板栅成品。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电碳毡是一种炭化率大于90%的导电材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液态铅压铸时的温度为400~5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板栅的主体材质是导电碳毡,仅外连接的极耳保留铅质,此结构降铅达92%~95%,减铅既节省生产成本,又减少污染;
2、导电碳毡是一种很好的导电材料,制成的板栅可提升极板的导电性,即提升铅酸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和大电流放电性能;
3、减铅显见效果是减重,可显著提高产品能量比重量的值;
4、采用压铸方法实现铅质极耳与导电碳毡之间嵌入性的复合,显著提高连接强度;
5、使用导电碳毡制板栅比铅质板栅比表面积大,从而加大与活性物质相接触面积,可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3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