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劳务实名制管理的采集登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3691.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荣;袁公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民工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王成荣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劳务 实名制 管理 采集 登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劳务实名制管理的采集登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这需要大量的来自农村的劳务工人,但农民工群体属于弱势群体,其本身受教育程度低,不知道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且流动性强,难以建立严格的工薪制度,再加上劳务用工市场存在违法分包、违规转包现象,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严重,尽管国家规定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但还是会出现了大量农民工讨薪群体事件,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为此,国务院、住建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现劳务实名制管理的政策文件,督促各类企业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建立职工名册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在工程建设领域,坚持施工企业与农民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计酬手册,记录施工现场作业农民工的身份信息、劳动考勤、工资结算等信息,力推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劳务实名制管理。
当前施工现场劳务实名制管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劳务实名制资料不能全部覆盖现场作业人员的全部信息。劳务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强,各工种不同的作业时间不同,短期抢工情况等均难以及时反映在实名制资料中。
二是劳务实名制资料没有真实反映现场作业人员工资支付情况。考勤表中无法真实反映劳务作业人员的加班加点的情况,工人劳动合同中工资标准普遍偏低存在不真实情况,工人工资支付表中实际支付数额也不真实。
三是劳务实名制资料存在“两层皮”。施工现场劳务队伍为应付各级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做一套资料,在实际管理和发放工资过程中执行的却是另一套资料中的内容。
四是劳务实名制资料在劳务纠纷时不能作为有力依据。前三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实名制资料在总分包劳务费争议、班组内部结算纠纷、认定拖欠工资行为等事件中,缺乏说服力,在认定恶意讨薪、诈薪事件时也难以作为证据。
通过调研走访,从技术层面看,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中,通过采用实名登记卡、平安卡,与工人工资卡绑定,从工人进入现场就开始记录,通过门禁识别记录上下工信息等方式,但是,这种实施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人流动性大、进退场频繁、办理耗时长、手续复杂等原因,因此,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就难以实现实名考勤。
再者,老工人的离开和新工人的进入,都需要劳务管理人员认真核实,一一对照,做好考勤;还要根据人员变动,办理新卡、注销旧卡,这需要劳务公司配置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劳务招标时,并没有这笔费用。
现有还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视网膜识别等技术,但由于布署难度大、成本高,效果也不甚理想。主要由于施工环境导致工人脸部、手指不清晰,造成刷脸验指纹时间过长,工人有很大意见,不愿积极配合,视网膜识别成本高、环境要求高,在工地推行难度较大。
而且,现有的门禁考勤实名登记管理方式,形式单一且孤立存在,当施工现场发生纠纷时,政府和企业往往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相关资料,而影响事件有效处理,造成本不该发生的不良后果。
上述所采用的现有实名制登记的技术方案中,所获得的数据与工人本人是分离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作假,无法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这些数据仅仅只能反映在施工项目的中的一个方面,无法完全覆盖工人整个施工项目的全部环节,那么,在出现劳资纠纷或者事故纠纷等情况时,无法进行及时、准确和高效追溯,进而影响事件处理和项目施工有序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劳务实名制管理的采集登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劳务实名制管理登记方式由于采集方式单一,获得实名数据较少,登记环节孤立,信息孤岛严重,无法保证实名制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高效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劳务实名制管理的采集登记方法,
A.登记数据来源于一个或多个信息采集渠道,各渠道中有一个或多个信息采集登记方式即环节,通过不同的环节获得登记数据;
B.对通过任一环节获得的登记数据与之前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来源于相同或不同渠道的环节获得的登记数据进行相互验证,并扩充关联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C.对验证获得相同项的内容不一致或不同项的内容之间有冲突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当前该环节的登记数据要重新确认;
D.对验证获得存在不同项的内容时,对所述不同项的内容保留,待下一环节登记时继续验证,并按照C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民工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王成荣,未经四川民工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王成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3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