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4599.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冀;张晓民;罗教明;杨佳富;吴术球;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前沿新材料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2 | 分类号: | B01D69/02;B01D69/12;B01D71/38;B01D71/56;B01D67/00;B01D6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生 污染 反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包括致密膜层,以及交联固化于所述致密膜层一表面的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背对所述致密膜层的表面上有纳米级的若干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横截面积为7×103nm2~2×105nm2,所述突起的高度为100nm~1μm;所述突起间的间距为100nm~5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层为聚乙烯醇膜层,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2μm~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膜层为聚酰胺层。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圆柱突起、锥状突起、三角形突起或者方形突起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具有突起结构的模板、质量分数为0.2%~1.0%的聚乙烯醇溶液、质量分数为8%~15%的固化剂溶液以及致密膜层;
步骤S02.将所述聚乙烯醇溶液涂覆于所述致密膜层一表面,控制膜层厚度为2μm~5μm;
步骤S03.将步骤S02涂覆得到的膜层浸入所述固化剂溶液中,静置20~40s后,对所述膜层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有聚乙烯醇膜层的膜结构;
步骤S04.采用脱模剂喷涂于所述具有突起结构的模板后,压印于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表面,经加热交联反应并与所述具有突起结构的模板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所述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大于或等于99%,分子量为11400~15000;和/或所述固化剂为柠檬酸、乙二酸、马来酸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致密膜层为聚酰胺膜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的干燥处理方式为自然风干。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的压力为3MPa~6MPa,所述压印时间为10min~20min;和/或所述脱模剂为全氟癸基三氯硅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突起结构的模具突起间距为100nm~500nm;突起形成的孔深为100nm~1μm;突起的直径为100nm~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前沿新材料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前沿新材料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45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超厚处理膜
- 下一篇: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