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凝土表面疏水性评价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4987.9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干伟忠;孟跃慧;郑经程;蒋海平;方小爱;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凝土 表面 疏水 评价 测量 装置 及其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混凝土表面疏水性评价的测量装置,其底座上轴向设置有进退螺旋导轨,进退螺旋导轨上设置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载物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前支架,前支架的端部固定有垂直调整支架,垂直调整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水平导轨,第一水平导轨上设置有垂直成像仪和螺旋进液器,底座的后端竖向设置有后支架,后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水平导轨,该第二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水平成像仪;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其通过在被测试件表面滴定量去离子水,待液珠达到静态平衡后,拍摄照片,并用Auto CAD软件建立液珠模型后,得出液珠的绝对接触面积和残余绝对体积来评价被测试件的疏水性;操作简单,可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疏水性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指用于混凝土表面疏水性评价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特别指用于混凝土表面防腐技术对比试验的疏水性评价。
背景技术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通常可以在材料层面、构件层面和/或结构层面采取各种设计和施工措施,其中混凝土表面防腐属于材料层面的一类经济而有效的防腐技术。
混凝土结构表面防腐技术主要依靠混凝土表面的隔绝层作为物理屏蔽,使得水分、氧气、氯离子、酸性气体等介质难以渗入混凝土保护层,阻塞电化学反应的离子迁移通道,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寿命。实践表明,混凝土表面防腐技术的应用历史较长、范围较广、效果较好。
但是,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防腐技术种类较多,仅按物理作用就可分为渗透型密封剂类、薄膜防护涂料类、厚膜阻隔涂层类等,有些以阻隔液体渗透和扩散为主,而有些还同时阻隔气体的渗透;有些属于孔疏水衬里机制,有些则为填充和阻塞孔隙机制,也有些仅是表面阻隔机制。因此,究竟选用哪种表面防腐方案,往往是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设计过程中的令人纠结的难题,特别是针对一些处于特殊环境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常规的方法是在同条件下模拟实际工程环境进行复杂的比对实验,对拟选的方案进行技术指标、施工操作、单次造价和全寿命成本进行比较。但是不同的技术方案,不管是常规防腐涂料、聚脲弹性体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还是氟硅系渗透型防护剂都对应各自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实验得到的技术指标参数往往没有可比性。
由于众多的腐蚀因子都是以水为媒介透过混凝土表面进入混凝土中的,故而混凝土表面经过不同防腐处理后的疏水性是评价表面防腐性能的重要指标。混凝土表面的疏水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由表面的化学成分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定的。当液滴滴在混凝土水平表面上时,液滴与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的角度而达到平衡,这个平衡角度通常称之为接触角,接触角用“θ”表示。θ的大小可以衡量该固体表面的浸润程度,θ越大则混凝土疏水性越好,其自清洁或易于清洗的效果越好,同时抑制腐蚀因子侵入的能力越强。
但对于混凝土工程来说,现有技术用接触角作为评价混凝土结构表面疏水性的指标较为单一,专用测试仪器不仅费用高,操作复杂,野外便携性不足,测量同一液滴旋转180度前后的接触角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对试样和实验环境有诸多限制,对不同表面防腐技术做不到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实验条件的针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成本低的用于混凝土表面疏水性评价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混凝土表面疏水性评价的测量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轴向设置有进退螺旋导轨,进退螺旋导轨上设置有一升降支架,该升降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载物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前支架,前支架的端部固定有垂直调整支架,该垂直调整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水平导轨,第一水平导轨上设置有垂直成像仪和至少一个螺旋进液器,底座的后端竖向设置有后支架,后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水平导轨,该第二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水平成像仪。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水平气泡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4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动力无污染概念船教学演示模型
- 下一篇:一种变色防伪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