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化苗木的切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5369.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洪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化 苗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类,尤指一种绿化苗木的切根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绿化苗木得到飞速的发展。但目前绿化苗木市场重视圃地绿化苗木的树形,重视绿化苗木的生长速度,而忽视了绿化苗木整体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忽视了地上部和地下部之间的均衡,导致部分绿化苗木由于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移栽成活率较低甚至全部死亡。绿化苗木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对苗木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相互平衡的苗木培育技术也得到更多关注。随着精准培育的理念渗入到苗木培育技术的各个环节,育苗、切根、起苗、施肥和密度控制等绿化苗木培育的主要技术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切根是苗木培育过程中干扰根系最为常见的技术,通过切断苗木主根或侧根的一部分,抑制根系顶端优势,从而降低苗木的高生长、促进多发侧根和须根,形成发达、紧凑的根系,调整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比例,达到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平衡发展,最终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
发明内容
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增强苗木根系的发达程度,达到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平衡,本发明提供一种苗木切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A、芽苗切根:在裸根苗培育过程从子叶初露到子叶出土中将沙床上的芽苗从根系下部截胚根的1/3-1/2,然后移栽到另一苗床;
B、苗期切根:对移栽后的芽苗在第一年8月底采用平截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9-11cm;
C、起苗后切根:待苗木移栽时,将苗木根部切除10-20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苗期切根深度为10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B中第二年6、7月份采用25-30度角进行扭根,深度为20-25cm。
通过多次切根的方式,有效的增加苗木土下部分根系的发达程度,在移栽以后充分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由于在芽苗阶段就进行切根,苗木只有主根,幼苗根系尚不发达,其营养成分主要靠原种子胚乳提供,移栽成活率高,苗期切根,主要是形成多发的侧根与须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苗木切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A、芽苗切根:在裸根苗培育过程从子叶初露到子叶出土中将沙床上的芽苗从根系下部截胚根的1/3-1/2,然后移栽到另一苗床;
B、苗期切根:对移栽后的芽苗在第一年8月底采用平截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9-11cm;
C、起苗后切根:待苗木移栽时,将苗木根部切除10-20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苗期切根深度为10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B中第二年6、7月份采用25-30度角进行扭根,深度为20-25cm。
通过多次切根的方式,有效的增加苗木土下部分根系的发达程度,在移栽以后充分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由于在芽苗阶段就进行切根,苗木只有主根,幼苗根系尚不发达,其营养成分主要靠原种子胚乳提供,移栽成活率高,苗期切根,主要是形成多发的侧根与须根,平截切根后,叶面的碳水化合物会向根系转移,促进根部细胞的分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洪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洪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5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