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1695.8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2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C02F1/30;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粒径 硫化锌 硫化 银异质结 可见 光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锌由于具有高的催化活性、环境友好及价格低廉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相对于传统的氧化钛,硫化锌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能够表现出更高的量子产率。同时,由于硫化锌在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光生电子具有更负的还原势,这能够让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更加充分。研究表明,无论是在水中还是空气中,硫化锌可催化矿化有机染料,如苯酚、乙醛、苯、氨等污染物,也可净化空气,如甲醛、NOx等气体,在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1)有限的可见光利用率。众所周知,可见光波长范围在400-700 nm,这在太阳光中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而硫化锌光催化剂,主要利用的是300-400 nm的紫外光谱,而这部分光谱仅仅占到太阳光中的5%左右。因此,拓宽硫化锌的光谱利用范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迅速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空穴复合所需时间大概在10-9s,然而催化剂与表面吸附物(如水、氧气和污染物等)反应所需的时间大概在10-8s-10-3s,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复合所需的时间远远小于催化剂与吸附物反应所需时间,大量的光生电子空穴产生了复合,导致光催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是提高光催化效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太阳光下具有强吸附、高催化活性的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石墨烯为载体,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功能团,负载小粒径硫化锌,通过离子交换反应,从而构成一种在太阳光下具有强吸附、高光催化活性的新型纳米衍生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通过氧化石墨烯表面带负电的功能团,促进小粒径硫化锌的形成,并使形成的小粒径硫化锌与石墨烯之间形成有效结合。石墨烯是由单层或几层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碳原子是由sp2杂化轨道组成的碳六环结构,拥有大量未成对的可自由移动电子,具有很强的电子传导能力;同时拥有比较大的电子存储能量,能捕获和传导光激发电子,妨碍或阻止半导体催化剂中光激发电子和空穴对的复合,是纳米催化剂的理想载体材料。此外,离子交换得到的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能够在可见光的激发下,形成硫化锌/硫化银颗粒内部的界面电子转移现象,从而将硫化银内的电子表现出良好的还原能力,硫化锌内的空穴则具有显著的氧化能力。因此,构建的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将获得强吸附、高效可见光催化材料,在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 ml~10 ml浓度为0.8~1.2 g/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加入到250 ml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20 min ~40 min,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a;
(2)在上述分散均匀的溶液a中加入0.2g ~0.8g锌盐,超声分散15 min ~30 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溶液b;
(3)在上述分散均匀的溶液b中加入80 ml~150 ml浓度为2 g/L的硫源溶液,超声搅拌20 min ~30 min,得分散均匀的溶液c;
(4)将上述分散均匀的溶液c在微波辅助下加热30 min,得到灰色的沉淀物质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
(5)将所得灰色的沉淀物质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5~6次,得到无杂质的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
(6)对上述无杂质的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沉淀物加入200 ml去离子,并加入0.15g L-1的硝酸银溶液,并在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反应30 min,将反应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并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5~6次,得洗涤物;将洗涤物在60℃~80℃下烘烤12 h~24 h,然后研磨后得到石墨烯-小粒径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材料。
所述步骤(2)中锌盐为二水合乙酸锌。
所述步骤(3)中硫源为硫代乙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1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