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环衍生物及使用该杂环衍生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2398.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21/10 | 分类号: | C07D321/1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衍生物 使用 有机 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杂环衍生物及使用该杂环衍生物的有机发光器件,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杂环衍生物通过设计大环结构调控分子空间构型,提高分子热稳定性,降低成膜结晶度,进一步提高其在器件中的性能,通过改变连接的基团,可进一步改善其物理特性,进而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杂环衍生物制备有机发光器件,较大的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是性能良好的有机发光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环衍生物及使用该杂环衍生物的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是指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激发作用下发光的现象。有机电致发光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有机发光材料优良的性能吸引了众多研究者注意,1987年Kodak公司的Tang等报道了利用8-羟基喹啉铝与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芳香族二胺制成高质量薄膜,并制成有机发光器件,这种材料具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等优异性能,这一研究标志着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入实用化阶段。近几十年来,具有高响应速度、高亮度、低工作电压的有机发光器件已经被应用于不同的显示器和照明领域。
OLED的发光机制是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阳极注入后,通过在两电极间的多层有机功能层(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后,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辐射衰变后发光。为保证较高的发光效率,对各个功能层材料的优化至关重要。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开展,几乎所有的知名电子公司和化学公司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进入这一领域,大量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陆续被开发出来。OLED发光层材料大致分为荧光和磷光材料两类。荧光材料的量子效率最大无法突破25%的限制。磷光材料除了利用单线态的激子,还可以利用三线态激子,理论量子效率可达到100%。但磷光材料多为稀有金属的配合物,成本较高且稳定性有待提高。采用掺杂方式将磷光材料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开发稳定性高、能级匹配的主体材料对OLED器件的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环衍生物及使用该杂环衍生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通过设计大环结构调控分子空间构型,提高分子热稳定性,降低成膜结晶度,可以显著提高器件的发光特性。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杂环衍生物,具有如式(I)所述的结构式:
其中,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50的芳香族烃基。
优选的,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烃基。
优选的,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Ra为氢、烷基、卤素或氰基。
优选的,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苯基、联苯基、萘基或蒽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本发明杂环衍生物。
优选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物层;所述有机物层包括本发明杂环衍生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杂环衍生物通过设计大环结构调控分子空间构型,提高分子热稳定性,降低成膜结晶度,进一步提高其在器件中的性能,通过改变连接的基团,可进一步改善其物理特性,进而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杂环衍生物制备有机发光器件,较大的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是性能良好的有机发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2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