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高效引发剂改性PBT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3080.9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1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葛铁军;吴姝;周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51/06;C08K13/02;C08K5/14;C08K3/38;C08K3/34;C08K5/10;C08K5/5435;C08K5/526;C08K5/134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发剂 改性 耐高温 制备 无机填料 挤出机 抗氧剂 单烷氧基钛酸酯 高速混合机 硅烷偶联剂 稠环结构 导热系数 合成成本 挤出造粒 偶联剂 增韧剂 称取 粒径 树酯 分解 加工 应用 | ||
一种耐高温高效引发剂改性PBT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PBT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称取粒径为20‑40μm的无机填料BN与SiC各50‑90份,依次加入带有稠环结构的引发剂10‑20份,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2‑5份与KH‑560硅烷偶联剂2‑5份,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三分钟;将混合好的无机填料与100份PBT、0.15份抗氧剂168、0.15份抗氧剂1010、10‑30份增韧剂KT‑22投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挤出机的加工温度为220‑240℃,转速150r/min。本发明采用一种耐高温引发剂,可充分改性PBT,提高其导热系数。该种引发剂分解温度为230℃‑280℃,合成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改性树酯的加工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BT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高效引发剂改性PBT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BT),属于聚酯系列,是由1.4-pbt丁二醇(1.4-Butylene glycol)与对苯二甲酸(TPA)或者对苯二甲酸酯(DMT)聚缩合而成,并经由混炼程序制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树脂。与PE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
PBT具有耐湿、耐高温、耐油、耐磨、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能好、热性能优良、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强、成型快等优点,已在汽车工业、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及光缆与光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PBT蠕变较小,耐高温,其性能在高温条件下变化极小;生产PBT所消耗的能量在工程塑料中最低;耐热老化性优异。此外,户外长期老化性也很好,无应力开裂,耐溶剂好;易于阻燃,且与阻燃剂亲和性能好,因此PBT的阻燃产品在电子电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PBT材料的广泛应用,故在原有的基础上对PBT进行热扩散等功能化的提升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PBT的导热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由于PBT在性能方面尚存在如缺口冲击强度低、导热性能不好等不足,PBT 树脂的改性研究也是PBT 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PBT的导热系数,选择在PBT基体中加入导热填料,而导热填料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在导热填料中加入引发剂与偶联剂。
一般引发剂分解温度比较低,如DTBP的分解温度为100-200℃,BPO的分解温度为102-106℃等,而PBT树脂的熔点在225-235℃之间,这就导致引发剂在未与树脂填料反应的情况下便分解。本文涉及一种耐高温的引发剂,用在提高PBT导热系数的加工过程之中,使大分子与无机填料更好的接触反应,有广泛的市场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效引发剂改性PBT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引发剂耐高温,可以在PBT熔点之内起到高效的引发作用,且合成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偶联剂的复配能使树脂与无机填料充分接触,达到提高PBT导热系数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高温高效引发剂改性PBT,所述基体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引发剂为带有稠环结构的引发剂,结构如下:
;
改性PBT按重量份计,组成:
PBT 100份;
偶联剂 5-10份;
抗氧剂 0.2-0.5份;
引发剂 10-20份;
增韧剂 10-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3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