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4844.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6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山;倪漫利;杨清泉;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模组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子 终端 | ||
1.一种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设置于显示屏表面,并包括:处理芯片、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作为间隔层的绝缘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作为指纹识别和触控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根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线;
所述第二电极层,作为指纹识别和触控的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根依次排列的第二电极线;
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电极线与第二电极层的第二电极线交错布置,且均连接至所述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对来自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或第二电极线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指纹和/或触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线的线宽为0.001mm-0.010mm;所述的第二电极线的线宽为0.001mm-0.0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根第一电极线之间的距离为0.02mm-0.15mm;所述相邻的两根第二电极线之间的距离为0.02mm-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线与第二电极线相互垂直布置;和/或,
所述的绝缘层为绝缘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层为接收极、第二电极层为发射极;或所述的第一电极层为发射极,第二电极层为接收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首先判断触控面积,在所述触控面积大于阈值时,提高感测灵敏度以获取所述指纹。
7.一种电子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触控与指纹识别模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屏玻璃表面依次布置第一电极线,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第一电极层上涂布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
在绝缘层上依次布置第二电极线,形成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线与第二电极线交错布置;
将第一电极线与第二电极线分别连接至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或第二电极线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指纹和/或触控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线的线宽为0.001mm-0.010mm,所述的第二电极线的线宽为0.001mm-0.010mm;和/或
所述相邻的两根第一电极线之间的距离为0.02mm-0.15mm,所述相邻的两根第二电极线之间的距离为0.02mm-0.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线与第二电极线相互垂直布置;和/或,
在显示屏玻璃表面用导电材料ITO或金属依次布置所述第一电极线,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涂布绝缘树脂,形成所述绝缘层;和/或,
在所述绝缘层上用导电材料ITO或金属依次布置所述第二电极线,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48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纱线生产的自动梳纱机
- 下一篇:铺网机的机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