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5678.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53/8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532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支架 制造 精密 高效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发动机支架装配于汽车发动机,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第二部分上模和第二部分下模对应完成加强凸筋冲压,第二部分上模包括一成型凸模,成型凸模的形状和加强凸筋一样,第二部分下模包括一冲压凹模,冲压凹模对应所述成型凸模;第七部分上模和第七部分下模对应完成防脱台阶冲压,第七部分上模包括一台阶凸模,第七部分下模包括一台阶凹模,台阶凹模对应台阶凸模。本发明模具结构可靠性能高、使用方便、维护容易,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高效模具,具体涉及到一种装配在发动机上,防止线缆脱落的卡线支架的制造用精密高效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日新月异,也对紧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汽车零部件是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因应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汽车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汽车的安全性也要求越来越高。据统计,汽车故障中差不多70%是由电器系统引起的,引起电器系统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些故障,则是由于线缆松脱而引起的,这些故障轻则影响汽车某方面的功能,重则甚至于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因此确保汽车线缆紧固的可靠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发动机线束采用专用的固定装置。现有的固定装置是一种线卡支架,包括支架和卡线口,线卡支架一般采用厚度3mm或5mm、宽度25mm或30mm的钢板折弯,成L型,用于卡紧多根高压线束。此外,由于车辆往往有不同的配置,有时候增加一个选配件,例如电除霜或者电热取暖器,就需要增加几根线,这时候一些线卡就需要换更大号的,不同的线卡在同一个线卡支架连接,连接强度不同,在行车过程中会有脱落的情况发生,造成困扰。整车对线缆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格外严格,因此,如何防止线卡松脱,是防止安全事故,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生产发动机支架,是以人工将铁板放入冲压机,一个一个步骤,逐步完成,最终成型为发动机支架,这种方式生产发动机支架,具有以下缺点:
1、加工工艺繁多费用大;
2、孔位冲压不稳定,偏移量大。
因此,现有技术生产发动机支架的模具,还有提升的地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脱结构的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发动机支架装配于汽车发动机,所述发动机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部、一加强凸筋和至少一支架部,所述加强凸筋连接所述支架本体部和支架部;所述支架本体部为一片体,所述支架本体部包括一连接孔和至少一定位孔,所述连接孔为一圆形通孔,用于连接发动机;所述支架部为一片体,所述支架本体部和支架部有角度连接,所述支架部包括一支架孔,所述支架孔其中一对应的两个边上各包括一防脱台阶;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和一下模,所述上模进一步包括一上模基座、第一部分上模、第二部分上模、第三部分上模、第四部分上模、第五部分上模、第六部分上模、第七部分上模、第八部分上模和第九部分上模,所述下模进一步包括一下模基座、第一部分下模、第二部分下模、第三部分下模、第四部分下模、第五部分下模、第六部分下模、第七部分下模、第八部分下模和第九部分下模;所述第一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一个冲压,其它部分上模和部分下模对应,用于冲压;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上模和第二部分下模对应,用于加强凸筋冲压,所述第二部分上模包括一成型凸模,所述成型凸模的形状和加强凸筋一样,所述第二部分下模包括一冲压凹模,所述冲压凹模对应所述成型凸模;所述第七部分上模和第七部分下模对应,用于防脱台阶冲压,所述第七部分上模包括一台阶凸模,所述第七部分下模包括一台阶凹模,所述台阶凹模对应所述台阶凸模。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支架制造的精密高效模具,所述第一部分上模和所述第一部分下模对应,用于第一切边和预冲孔的冲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测量仪器的滑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