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细菌传播的餐具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45913.5 申请日: 2016-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2452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李勇;陈敬锋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微银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7G19/00 分类号: A47G19/00;B22F9/24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代理人: 汪旭东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细菌 传播 餐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环保餐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细菌传播的餐具。

背景技术

餐具是人们使用量极大的日常用品,餐具的卫生也是与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的,目前餐具的日常使用(尤其是餐厅、宾馆等公共场所)中都需要进行高温消毒处理,但是经过消毒处理后的餐具由于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都会接触到各种二次污染源,而二次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餐具的卫生状非常让人担忧,特别是一次餐具,其受污染的问题特别突出,如何增强餐具的抗菌性成为行业内的一个研究方向。

近年来,借助多孔材料的内外表面为主体进行纳米微粒的自组装及负载合成技术已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银型抗菌剂在安全性、持久性、抗菌性、耐热性等方面具有比有机抗菌剂更加优良的性能,所以,这类材料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应用于生活和医药方面。国外有众多学者对纳米银型抗菌剂在不同材料中的组装制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并且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今天,我国的纳米银型抗菌剂的研究也已经得到了大力的开展,相关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黄占杰的<<无机抗菌剂的发展与应用>>材料导报,1999,13(2):35及冯乃谦、严建华的<<银型无机抗菌剂的发展及其应用>>材料导报,1998,12(2):1中介绍了纳米银抗菌剂的杀菌机理:

一是银离子的接触反应,即抗菌制品中的银离子与细菌接触反应后,造成微生物固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当微量的银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后者带负电荷,依靠库仑引力,使两都牢固吸附,银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并与其(-SH)基团反应,使蛋白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

此外,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和物质传输系统。而且当菌体失去活性后,银离子又会从菌体中游离出来,重复进行杀菌活动,因些其抗菌效果可以持继长久。

二是光催化反应,物质表面分布的微量银,在光的作用下,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激活水和空气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活性氧离子(O-2),活性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在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的增殖能力而使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细菌传播的餐具,其特征在于餐具表面设有食品级的纳米银溶胶材料。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其特征在于纳米银溶胶中银的平均粒径在2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具,其特征在于纳米银溶胶是采用如下步骤制成:步骤一,将硝酸银和水按溶液中银含量为20-10000pm的要求进行混合,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混合溶液后搅拌10-30分钟;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熟化反应,具体方式是用含紫外线的光源照射30分钟至24小时后即可得到粒径为1-5纳米的小粒径纳米银溶胶。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有效杀灭餐具中的细菌并阻止其传播,且与现有技术的融合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纳米银溶胶的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步骤一,将硝酸银和水按溶液中银含量为20-10000pm的要求进行混合,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混合溶液后搅拌10-30分钟;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熟化反应,具体方式是用含紫外线的光源照射30分钟至24小时后即可得到粒径为1-5纳米的小粒径纳米银溶胶。

将制得的纳米银溶胶采用喷涂的方式涂覆于现有餐具表面即可。

实施例2

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步骤一,将硝酸银和水按溶液中银含量为20-10000pm的要求进行混合,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混合溶液后搅拌10-30分钟;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熟化反应,具体方式是用含紫外线的光源照射30分钟至24小时后即可得到粒径为1-5纳米的小粒径纳米银溶胶,制得的纳米银溶胶的TEM结果如图 1所示,纳米银的粒径在2纳米左右。

将制得的纳米银溶胶采用刷涂的方式涂覆于现有餐具表面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银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银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