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6814.9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屏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屏的检测过程中,需要驱动机构带动玻璃发生移动。现有集中实现驱动机构和玻璃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为用吸嘴最为驱动块和玻璃的连接件。然而随着近年来显示面板玻璃越来越向轻薄化发展,吸嘴吸附玻璃时,由于吸真空孔的吸力作用,使得薄玻璃在吸附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下凹,从而导致玻璃的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吸嘴结构,为玻璃的移动中提供支撑,避免检测异常及玻璃破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结构包括:
基座,
吸嘴本体,设置于基座上;以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面,且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吸嘴本体周边;
其中,所述吸嘴本体用于吸附基板,并与所述支撑面用于共同支撑所述基板。
所述支撑件上设置用于与所述吸嘴本体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吸嘴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吸嘴本体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5毫米。
所述安装孔为设置于支撑件边缘的缺口,所述缺口为圆弧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所述安装孔为设置于支撑件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圆弧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所述吸嘴本体未吸附基板时其顶面高于支撑面表面0.5毫米至1.5毫米。
所述吸嘴本体吸附并支撑所述基板时,其顶面高度与支撑面表面齐平。
所述支撑件为台阶状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基板为素玻璃、阵列基板、滤光片基板或显示面板。
所述基座设置于移载平台或机械手臂上。
所述支撑件为铝块支撑件或塑料支撑件。
本发明在吸嘴本体外围设置支撑件。当由于吸嘴的吸力作用造成玻璃即基板下凹时,支撑件的支撑面对玻璃进行,避免玻璃发生过度形变导致破裂。所述安装孔为设置于支撑件边缘的半圆形缺口,为玻璃下凹时提供足够的退让空间,进一步保证玻璃的安全。支撑件设计为台阶状,合理避让驱动块上其他部件,并通过螺钉与驱动架构固定连接,便于产品本身的安装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吸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吸嘴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其中,1-吸嘴本体,2-支撑件,3-支撑面,4-驱动块,5-安装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及图2所示,图1是本发明的吸嘴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吸嘴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嘴结构,吸嘴结构包括:基座4,吸嘴本体1,设置于基座4上,以及支撑件2,支撑件2具有支撑面3,且支撑面3位于吸嘴本体1周边,吸嘴本体1用于吸附基板,并与支撑面3用于共同支撑基板。如此在吸嘴本体1吸附并支撑基板时,基板上吸嘴周边的区域由支撑面3支撑,从而减少了基板的变形,降低了基板破裂的机率。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2上设置用于与吸嘴本体1配合的安装孔5;吸嘴本体1设置于安装孔5内,吸嘴本体1和所述安装孔5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5毫米。
于一实施例中,安装孔5为设置于支撑件2边缘的缺口,所述缺口为圆弧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于另一实施例中,安装孔5为设置于支撑件2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圆弧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吸嘴本体1未吸附基板时其顶面高于支撑面3表面0.5毫米至1.5毫米。
于一实施例中,吸嘴本体1吸附并支撑所述基板时,其顶面高度与支撑面3表面齐平。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2为台阶状并通过固定件6与所述基座4固定连接,但支撑件2的形状并不限于此,能够提供支撑基板的支撑面3即可。
具体来讲,所述基板可以为素玻璃、阵列基板、滤光片基板或显示面板。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基板可以为其它容易变形或破裂的基板,如光学膜片等基板。
于一实施例中,基座4设置于移载平台或机械手臂上,即本实施例的吸嘴结构可以用于承载基板用的载台上,亦可以用于移载基板用的机械手臂上,以为基板提供稳定安全的支撑。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件2为铝块支撑件,较佳地,支撑件2亦可为塑料支撑件,如PEEK支撑件,既能够为基板提供支撑,又有一定缓冲作用,降低支撑件2对基板的磨损。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6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