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717.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2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乔四海;李应心;毛文超;许温锋;杨光磊;孙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3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滕慧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地下室外墙 包封 防水节点 混凝土 回填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 顶端开放 防水材料 防水施工 管道防水 回填土 封底 充填 土层 凝固 拆除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管道防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该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包括:(1)在出地下室外墙的套管下方回填土;(2)在回填的土上方套管外侧支设顶端开放设置的套管包封模板,套管包封模板前侧设于套管前端后方;(3)在套管包封模板内浇筑混凝土;(4)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后,拆除套管包封模板,此时,套管外形成混凝土包封;(5)在混凝土包封外侧及地下室外墙进行防水施工;(6)在套管之间的混凝土包封前侧进行防水材料施工;(7)将回填的土与混凝土包封底侧之间的空隙内继续充填土层。该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方便。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防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室出外墙(有防水要求的外墙)机电套管存在密集、套管出墙面较长的特点。由于套管较为密集,外墙防水卷材或者防水涂料在套管处无法施工,造成外墙防水无法闭合,直接导致外墙(有防水要求的外墙)防水施工成为一个弱项,造成出墙面密集处防水施工成为施工难点,存在后期漏水的风险。
通过检索得知,专利2013101163020《一种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防水装置》和专利2014203281407《一种新型穿墙套管防水结构》主要是通过结构的改进,增强套管与主体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无法解决外墙外层防水闭合的问题,并且构造较为复杂,不利于施工现场操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在出地下室外墙的套管下方回填土;
(2)在回填的土上方套管外侧支设顶端开放设置的套管包封模板,套管包封模板前侧设于套管前端后方;
(3)在套管包封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后,拆除套管包封模板,此时,套管外形成混凝土包封;
(5)在混凝土包封的外侧及地下室外墙进行防水施工;
(6)在套管之间的混凝土包封前侧进行防水材料施工;
(7)将回填的土与混凝土包封底侧之间的空隙内继续充填土层。
步骤(1)中回填的土填至套管下方10-15cm。
步骤(2)的套管包封模板包括设于套管外侧的U型板和与U型板前端固连的前侧板,U型板的后端与地下室外墙抵接,在前侧板上根据各套管直径对应各套管开设有圆孔。
U型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距离与其同侧的外侧套管10cm;U型板的顶端距离套管顶端10cm;前侧板距离套管前端5cm。
步骤(3)的混凝土为采用免振捣的自密实防水混凝土。
步骤(5)的防水施工为在外墙及混凝土包封的上、下、左、右侧面进行一体式防水卷材铺设;步骤(6)的防水材料施工为在套管之间的混凝土包封前侧面刷涂防水材料。
所述圆孔直径均大于穿经圆孔的套管直径2mm。
所述防水材料为非固化沥青防水材料、聚氨酯防水材料或JS防水材料。
本发明一种出地下室外墙密集管道处防水节点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整个处理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