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8507.4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军;宋敏洁;杨玉地;郭科宏;王东方;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18;F24H9/00;F22B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用来对工质进行加热,例如,可以用来加热水以产生蒸汽或一定温度的热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锅炉加热效率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与加热工质进行换热后,排烟温度较高,一般温度高达20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锅炉,所述锅炉加热效率高,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与加热介质充分换热,排烟温度大大降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烟囱;辐射管,所述辐射管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炉体内,所述辐射管内限定出燃烧室,所述辐射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蓄热式燃烧器,另一端设有第二蓄热式燃烧器,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上均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使助燃空气进入或使烟气排出,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使燃料进入;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炉体内,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将所述燃烧室内产生的部分烟气导入所述换热管内,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烟囱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通过设置蓄热式燃烧器和换热管,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烟气的一部分经过蓄热式燃烧器蓄热后排出,另一部进入换热管内与锅炉内的加热工质进行充分对流换热后排出,锅炉内既有辐射受热面,又有对流受热面,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锅炉的加热效率,锅炉内的工质受热更加均匀,烟气的排出温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热量损失。本发明的锅炉更加节能和环保。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烟箱,所述换热管为多个,所述烟箱上设有出烟口和多个进烟口,所述多个进烟口与多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另一端一一对应相连,所述出烟口与所述烟囱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换向装置,所述第一换向装置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的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适于连通助燃空气源,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烟囱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导通且与另一个截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换向装置,所述第二换向装置包括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的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五端口适于连通助燃空气源,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烟囱连通,其中所述第四端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中的一个导通且与另一个截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冷凝热回收器,所述冷凝热回收器包括热回收进口和热回收出口,所述热回收进口与所述换热管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三端口、所述第六端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热回收出口与所述烟囱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回收出口处设有引风机以驱动烟气流向所述烟囱。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口和/或所述第五端口处设有鼓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五端口相连后与所述鼓风机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辐射管为“U”型管,且所述辐射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炉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锅炉100;
炉体1;烟囱11;
辐射管2;燃烧室21;
换热管3;
第一蓄热式燃烧器41;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2;第一开口401;第二开口402;
第一换向装置5;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第三端口53;
第二换向装置6;第四端口61;第五端口62;第六端口63;
冷凝热回收器7;热回收进口71;热回收出口72;
鼓风机8;引风机9;烟箱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8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PB201)
- 下一篇:笔(CJR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