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8871.0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黔中;顾荣君;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启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86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显示 单元 多功能 通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一安装框和一显示模组,所述安装框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显示模组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通道开设并形成于所述安装框上,且供容置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的驱动板。利用安装框上形成的通道来容置驱动板,为驱动板提供容置空间,使得显示单元整体能够做得轻薄,符合轻薄化的设计要求。且该通道能够有效的保护驱动板,通道形成于安装框上,能够与安装框的外部空气做到完全隔绝,避免有害物质以及水汽对驱动板的侵蚀,还能够屏蔽电磁干扰,该通道还能作为通风散热的风道为驱动板以及显示单元提供散热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单元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单元通常是将显示模组装设在一外壳体的内部,往往该外壳体的尺寸设计成远大于显示模组的尺寸,一方面为显示模组提供安装和容置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显示模组提供较好的散热功能。
在设计要求轻薄化的显示单元时,需将显示模组装设在显示单元的外壳体的内侧面上,由于显示模组的端部连接有驱动板,该驱动板的设置方式会影响轻薄化的要求。现有通常做法是将该驱动板设置在外壳体的外部,进一步为保护该驱动板,会在外壳体的外部增加保护罩以保护驱动板,但是这样就导致显示单元不能满足轻薄化的要求了,且保护罩与外壳体的连接方式也使得对驱动板的保护程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单元因驱动板设置在外壳体的外部而影响轻薄化要求以及驱动板设置在外壳体外部导致对驱动板的保护程度有限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一安装框和一显示模组,所述安装框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显示模组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通道开设并形成于所述安装框上,且供容置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的驱动板。
利用安装框上形成的通道来容置驱动板,为驱动板提供容置空间,使得显示单元整体能够做得轻薄,符合轻薄化的设计要求。且该通道能够有效的保护驱动板,通道形成于安装框上,能够与显示单元的外部空气做到完全隔绝,避免有害物质以及水汽对驱动板的侵蚀,还能够屏蔽电磁干扰,该通道还能作为通风散热的风道为驱动板以及显示单元提供散热的功能。
本发明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上形成有前侧开口和后侧开口,且所述安装框的内侧面设有供装设所述显示模组的安装结构;
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前侧开口处且与所述安装框密封连接的防护玻璃和装设于所述后侧开口处且与所述安装框密封连接的背板,所述防护玻璃、所述背板以及所述安装框内部形成密闭的所述容置空间。
本发明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空间,所述驱动板从所述通道中穿入至所述第一空间内。
本发明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空间,所述通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装设有向所述通道内送风的风扇。
本发明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由多个安装条围合拼接形成,相邻的两个安装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安装条内开设有所述通道,相邻的两个安装条之间的通道相连通从而于所述安装框内形成连通的风道,所述风扇于所述风道内形成循环气流。
本发明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防护玻璃之间形成有第二空间,所述通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风扇于所述通道、所述第二空间以及所述第一空间之间形成循环气流。
本发明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上形成有前侧开口和后侧开口,且所述安装框的内侧面设有供装设所述显示模组的安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启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启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8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