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9311.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韦开顺;朱冬妹;银少和;丛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C08G63/189;C08G63/185;C08G63/20;C08G63/672;D01D5/08;D01D5/253;D01D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聚酯纤维 fdy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聚酯纺丝领域,涉及一种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丝及其制备方法,聚酯为改性聚酯,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刚性结构链段,其中刚性结构链段为2,6‑萘二甲酸链段、双酚A链段、1,4‑环己烷二甲醇链段、2,2‑联苯二甲酸链段、4,4‑二苯醚二甲酸链段、2,4‑联苯二甲酸链段、3,4‑联苯二甲酸链段、4,4‑联苯二甲酸链段或对羟基苯甲酸链段,刚性结构链段与对苯二甲酸链段的摩尔比为0.02‑0.05:1,改性聚酯熔体的挤出胀大比为1.25‑1.35。本发明制得的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丝具有良好的保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纺丝领域,涉及一种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或聚酯纤维)纤维自问世以来,具有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热耐光性好以及耐酸耐碱耐腐蚀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且织物具有抗皱免烫,挺括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
家用纺织品是纺织业三大最终产品领域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舒适性、功能性、和环保性日益成为消费者对家纺用品的新的要求。市场用于家纺生产的涤纶长丝产品以常规普通涤纶产品为主,在手感、光泽以及后道加工难度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舒适性、功能性的要求。
纤维截面的异形化可使纺织产品的光泽性、蓬松性、吸湿性、抗起毛、起球性、耐污性、硬挺度、弹性、手感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异形纤维在服用、家用及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异形纤维有三角形、三叶形、多叶形、十字形、中空纤维等等。
异形纤维采用经专门设计制造的异形喷丝板,经特殊纺丝工艺制备而成的方法,这是国内外生产异形纤维最普遍使用的方法,通过对喷丝板导孔和微孔加工技术以及纺丝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可以生产出任意截面形状的异形纤维,但是异形纤维由于熔体黏度的原因会产生挤出膨大效应,产品会出现异形度不高,导致纤维达不到设计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制备多叶异形纤维的保形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本发明在聚酯分子中引入少量的刚性结构链段增加聚酯分子链的刚性,一方面由于刚性结构链段的含量较少,能够保持聚酯本体的优良特性,另一方面聚酯分子链的刚性增加能够减弱挤出胀大效应同时减小表面张力,进而制备保形效果较好的多叶异形纤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减弱挤出胀大效应的聚酯纺丝方法,按照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纺丝工艺,其中聚酯为改性聚酯,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刚性结构链段;
所述刚性结构链段为2,6-萘二甲酸链段、双酚A链段、1,4-环己烷二甲醇链段、2,2-联苯二甲酸链段、4,4-二苯醚二甲酸链段、2,4-联苯二甲酸链段、3,4-联苯二甲酸链段、4,4-联苯二甲酸链段或对羟基苯甲酸链段;
所述刚性结构链段与对苯二甲酸链段的摩尔比为0.02-0.05:1,所述改性聚酯熔体的挤出胀大比为1.25-1.35。
本发明的挤出胀大比测试方法为:利用高速摄影机围绕喷丝板做圆周运动,拍出熔体从喷丝板的喷丝微孔挤出时的动态影像,通过三维模拟建立三维图形,计算从喷丝微孔挤出的熔体的最大横截面积和喷丝微孔的横截面积之比定为挤出胀大比B,得出一次实验的挤出胀大值B1,连续取50组数据取平均值,得出最终B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丝的制备方法,改性聚酯熔体经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丝,所述多叶异形聚酯纤维FDY丝的主要纺丝工艺参数为:
挤出温度:285-300℃;
冷却温度:2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9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恒定进口流速的鱼道
- 下一篇:一种传输网络中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