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节能防水建筑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9468.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旺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C2/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建筑板 防水护板 胶水 洞口 新型节能 防水垫 防腐 防滑 小孔 建筑材料板 侧面安装 顶端安装 防水建筑 活动连接 技术生产 清洁卫生 人体健康 天然资源 无放射性 住宅建筑 强力胶 粘合 建筑材料 无公害 环境保护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防水建筑板,包括防水建筑板主体,所述防水建筑板主体的侧面安装有若干块防水护板,且所述防水护板与所述防水建筑板主体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防水护板的一侧设有加胶水洞口,且所述加胶水洞口与所述加胶水洞口通过防水建筑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加胶水洞口的底部安装有防腐防水垫,所述防腐防水垫的顶端安装有若干个防滑小孔,且所述防滑小孔与所述防腐防水垫通过防水护板活动连接,结合抗建筑材料板主体和防水护板的技术,采用清洁卫生技术生产,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大量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是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节能防水建筑板。
背景技术
所谓防水建筑板,当然是指建筑工业重要建筑材料之一,其应用范围广,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哪个国家建筑工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材料产业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墙体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面积、房屋质量和娱乐设施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已成为推动建筑工业改革发展的动力,这些示范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了生态建筑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我国建筑业也日渐扩展了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范围和深度,而且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从根本上认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对建筑装修所使用的材料给予了硬性。
但现有的防水建筑板,主要是砖石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其防水性差,建筑面积利用率较低等缺点仍难以满足各个方面的要求,由于水泥和钢材都具有快速传导的特性,大面积用在建筑上,对建筑的节能就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很自然的造成大量的建筑能耗的浪费,多数为一次使用,不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和节能。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节能防水建筑板,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防水建筑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防水建筑板,包括防水建筑板主体,所述防水建筑板主体的侧面安装有若干块防水护板,且所述防水护板与所述防水建筑板主体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防水护板的一侧设有加胶水洞口,且所述加胶水洞口与所述防水护板通过防水建筑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加胶水洞口的底部安装有防腐防水垫,所述防腐防水垫的顶端安装有若干个防滑小孔,且所述防滑小孔与所述防腐防水垫通过防水护板活动连接,所述防滑小孔的侧面设有拆卸防水护板凹槽,所述防水建筑板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修饰凹槽卡板,且所述修饰凹槽卡板与所述防水建筑板主体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修饰凹槽卡板的顶端设有大号旋转螺丝,且所述大号旋转螺丝与所述修饰凹槽卡板通过螺丝孔活动连接,所述大号旋转螺丝的底部安装有节能板材和硅酸钙防火层,所述硅酸钙防火层的底端安装有柔性防水层和聚合物抹面砂浆层,且所述柔性防水层和聚合物抹面砂浆层均与所述硅酸钙防火层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柔性防水层的内部设有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的底部设有耐碱玻纤网布,且所述耐碱玻纤网布与所述镀锌钢板通过柔性防水层固定连接,所述耐碱玻纤网布的顶部设有防水涂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护板的顶端安装有排水槽,且所述排水槽与所述防水护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修饰凹槽卡板的一侧设有强力胶水层,且所述强力胶水层与所述修饰凹槽卡板通过强力胶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节能板材的顶部安装有建筑板配件,且所述建筑板配件与所述节能板材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镀锌钢板的顶部安装有内填防水材料,且所述内填防水材料与所述镀锌钢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节能板材与所述硅酸钙防火层固定连接,所述耐碱玻纤网布与所述防水涂料层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旺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旺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9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