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及数据查询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9521.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5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力;赫彩凤;王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查询 方法 节点 | ||
1.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获取规则向多个数据缓存节点获取多个数据切片,向每个数据缓存节点获取一个数据切片,其中,所述获取规则包括过滤门限和获取数量,每个数据切片所包含对象的特征值大于所述过滤门限且所包含对象的数量不大于所述获取数量;
将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包含的对象划分为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为满足第一候选条件的对象,所述第二对象为所述多个数据切片包含的对象中除所述第一对象之外的对象;
若所述第一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数量,则将满足第二候选条件的第二对象确定为第一对象;
向所述多个数据缓存节点获取每个第一对象在每个数据缓存节点中的特征值,根据每个所述第一对象在所述每个数据缓存节点中的特征值,按照预设聚合函数计算每个所述第一对象的真实聚合值,并按照真实聚合值由大到小的顺序,选取所述目标数量的第一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其中,一个数据缓存节点包含多个对象针对同一个特征的特征值,每个数据缓存节点的多个对象按照特征值降序排列,不同数据缓存节点之间存在相同的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包含的对象划分为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包括:
按照轮次访问规则,将所述多个数据切片进行轮次查询,并将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包含的对象划分为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轮次访问规则,将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包含的对象划分为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包括:
若为第p次查询所述多个数据切片,则获取第(p-1)次查询数据切片i中确定的第(p-1)次的取值对象COi(p-1),一个数据切片确定一个取值对象,所述数据切片i为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的每一个数据切片;
将数据切片i中排列在取值对象COi(p-1)后面的第一个对象标记为已访问,其中,设数据切片i中排列在取值对象COi(p-1)后面的第一个对象为Oi(p-1);
检测多个数据切片除数据切片i之外的数据切片中是否存在对象Oi(p-1);
若存在,则将所述多个数据切片除数据切片i之外的数据切片中的对象Oi(p-1)标记为已访问;
在标记为已访问的对象中,按照第四候选条件确定出第p次查询所述多个数据切片的取值对象COi(p);
根据第p次查询确定的所述取值对象COi(p)的特征值,计算第p次查询的第一选择门限;
在当前获取到的全部数据切片中,计算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每个被标记为已访问的对象的聚合下限值;
将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聚合下限值大于第一选择门限的对象确定为第一对象;
将所述当前获取到的全部数据切片中除所述第一对象之外的对象确定为第二对象;
其中,所述第四候选条件为:所述取值对象COi(p)之后的第一个对象未被标记为已访问,所述取值对象COi(p)之前的全部对象均被标记为已访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p次查询为第1次查询,则将数据切片i中的第一个对象标记为已访问,并触发执行检测多个数据切片除数据切片i之外的数据切片中是否存在对象Oi(p-1)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获取到的全部数据切片中,计算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每个被标记为已访问的对象的聚合下限值,包括:
从当前获取到的全部数据切片中,获取所述多个数据切片中每个被标记为已访问的对象的全部特征值;
根据所述每个被标记为已访问的对象的全部特征值,按照预设聚合函数计算获得每个对象的聚合下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95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站数据爬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nosql生成遥感影像管理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