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0178.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樱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阵结构 对接孔 光纤纤芯对接 包覆结构 金属支撑结构 支撑结构 中空柱状结构 侧壁 光纤对接 矩阵排列 人力物力 人工的 底端 矫正 光纤 占用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为中空柱状结构,包括金属支撑结构和位于支撑结构外表面的包覆结构,金属支撑结构用于提高对接矩阵结构的强度,避免对接矩阵结构的顶端相较于底端发生倾斜,包覆结构用于对金属支撑结构的形状进行矫正,使其为圆柱形,以便于后续光纤的对接。支撑结构和包覆结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排列的对接孔,支撑结构上对接孔与包覆结构上的对接孔一一对应,应用于光纤对接时,操作简单,可大大减少人工的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该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为中空柱状结构,各对接孔均设置于其侧壁上,在相同数量对接孔的前提下,大大缩小了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的水平占用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力系统设备自动化的不断提升,光纤电力通讯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目前,作为光纤通讯传输的基础承载网络-光纤网络,其运行维护工作还处在原始的人工模式下,即通常需要人工到现场去跳纤操作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对接交换,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分散、人工倒换操作的繁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费时,因此,如何实现简单、高效的光纤纤芯对接交换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以使光纤网络系统在进行数据交换传输时,通过该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实现光纤纤芯的对接交换,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换,大大减少人工的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矩阵结构为中空柱状结构,包括金属支撑结构和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外表面的包覆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排列的对接孔,所述包覆结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排列的对接孔,所述支撑结构上对接孔与所述包覆结构上的对接孔一一对应,且在垂直于所述矩阵结构侧壁表面方向上,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对接孔的投影与所述包覆结构上的对接孔的投影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的轴向,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的侧壁表面内,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侧壁上的多个对接孔均匀分布;所述包覆结构侧壁上的多个对接孔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包覆结构一侧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一间隔板将所述支撑结构中上的多个对接孔划分为多个第一对接槽,相邻所述第一间隔板之间具有一个对接孔。
可选的,所述包覆结构背离所述支撑结构一侧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将所述包覆结构中上的多个对接孔划分为多个第二对接槽,相邻所述第二间隔板之间具有一个对接孔。
可选的,所述金属支撑结构的制作材料为铝。
可选的,所述金属支撑结构由多个子金属支撑结构拼接而成。
可选的,所述包覆结构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樱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樱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0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废弃二衬爆破拆除及修复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绳路对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