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膨胀式轴瓦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1094.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6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材参天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1/00 | 分类号: | B24B51/0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 |
地址: | 40219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瓦 环形弹性囊 气压缸 气压阀 弹性摩擦 移动装置 活塞杆 夹持座 内表面 膨胀式 非膨胀状态 活塞杆移动 圆周中心 轴瓦加工 掉落 移动 钢筒 缸筒 划伤 收缩 变形 膨胀 伸出 | ||
本发明属于轴瓦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膨胀式轴瓦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关闭气压阀,环形弹性囊处于非膨胀状态;气压缸工作,活塞杆从气压缸的缸筒中伸出,夹持座随活塞杆移动到轴瓦所在的圆周中心处;第二步,打开气压阀,气压缸继续工作,夹持座向轴瓦的内表面靠近,环形弹性囊逐渐膨胀;当环形弹性囊上的弹性摩擦球与轴瓦的内表面接触,弹性摩擦球变形时,关闭气压阀;第三步,气压缸继续工作,轴瓦随环形弹性囊一起移动到指定位置;第四步:打开气压阀,然后气压缸逆向工作,环形弹性囊收缩,环形弹性囊与轴瓦分离,活塞杆收回到气压缸的钢筒中。该法能克服了轴瓦移动出现的划伤和掉落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膨胀式轴瓦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通常是起传递扭矩作用的,在连接处通往会使用到轴瓦。然而在轴瓦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一些列的车削、磨削等工序,特别是对于轴瓦的内壁加工,通常都需要进行磨削工作。由于轴瓦自身的特性,整体呈半圆柱形,在磨削完毕后,在移动时比较麻烦。因为若直接采用夹持轴瓦外壁,有可能会出现,因夹持力度过大,导致轴瓦发生变形。然而直接夹持轴瓦的侧壁来进行移动,轴瓦的内壁可能会被夹伤。目前主要还是对轴瓦进行外壁夹持为主,为了避免夹持过程中夹持力度过大,通常在两个夹爪之间安装复位弹簧,以解决夹持力度不好把控的问题,然而却存在在夹持过程中,轴瓦易出现掉落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轴瓦内表面划伤,且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轴瓦掉落的移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膨胀式轴瓦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基准定位:关闭气压阀,环形弹性囊处于非膨胀状态;气压缸工作,活塞杆从气压缸的缸筒中伸出,夹持座随活塞杆移动到轴瓦所在的圆周中心处;
第二步,加压夹持:打开气压阀,气压缸继续工作,夹持座向轴瓦的内表面靠近,环形弹性囊逐渐膨胀;当环形弹性囊上的弹性摩擦球与轴瓦的内表面接触,弹性摩擦球变形时,关闭气压阀;
第三步,移动轴瓦:气压缸继续工作,轴瓦随环形弹性囊一起移动到指定位置;
第四步:夹具复位:打开气压阀,然后气压缸逆向工作,环形弹性囊收缩,环形弹性囊与轴瓦分离,活塞杆收回到气压缸的钢筒中。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采用同一个动力系统即气压缸,一方面节省了动力设备,另一方面降低整套装置的占用空间。本方案通过环形弹性囊膨胀,导致环形弹性囊外表面的弹性摩擦球与轴瓦的内表面接触,当弹性摩擦球变形时,弹性摩擦球与轴瓦接触紧密,弹性摩擦球与轴瓦采用摩擦连接方式。由于弹性摩擦球,自身的弹性,克服了刚性接触产生划伤工件的问题。另外,弹性摩擦球发生变形,足以体现弹性摩擦球与轴瓦的接触连接情况。在轴瓦的移动过程中,轴瓦不会轻易从环形弹性囊上掉落。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步,加压夹持的步骤中,环形弹性囊逐渐膨胀,密闭腔室内的压力增大,导向杆从导向孔中伸出,使导向杆的底端与操作台上的导向槽接触。在轴瓦的移动过程中,通过导向杆,更加增加了轴瓦移动的精准性,将原有的悬臂结构变为两点支撑结构,减小移动过程中,出现的晃动。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第二步,加压夹持的步骤中,弹性摩擦球变形,摩擦凹槽内气体被挤出,形成负压槽。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弹性摩擦球上设有摩擦凹槽增加了弹性摩擦球与轴瓦内表面的接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膨胀式轴瓦移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弹性摩擦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材参天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材参天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1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