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曼氏无针乌贼繁殖力的强化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1142.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0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明;杜珣;龚理;迟长凤;郭宝英;王天明;杨静文;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曼氏无针 乌贼 繁殖力 强化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曼氏无针乌贼繁殖力的强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殖区域建立、池塘处理,精卵孵化,苗种培育,苗种放养,可压制曼氏无针乌贼性早熟,增大曼氏无针乌贼的个头,怀卵量比一般情况下要高得多,在换池运输中采用尼龙袋充氧的运输方法,保证运输中曼氏无针乌贼的存活率,喂养时掺杂孢虫净预防黑点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提高曼氏无针乌贼繁殖力的强化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曼氏无针乌贼增养殖业的发展对受精卵数量提出了需求,但由于曼氏无针乌贼怀卵量较小,一只乌贼一般只能产几百粒受精卵,因此提高曼氏无针乌贼单位雌体的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培育技术很多,例如一种精细化曼氏无针乌贼池塘养殖方法,CN103392641A,池底泼洒75千克/亩生石灰水进行全面消毒,并杀死敌害生物,消毒后池塘及池塘周围全部铺上黑 色厚地膜,配备一台增氧机,放养密度视苗种个体大小而定,胴长为1.2~2.5 厘米的苗种,每平方米可放养400~450只;胴长3.0~5.5厘米的幼乌贼,每平方米可放养300~35只;添加该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肥可以促进乌贼的快速生长,EPA含量增加,乌贼类疾病减少,病死减少,同时还使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增加,最终的品质和质量都得到提高。
该发明中的养殖方法以及现有技术中均无法在养殖过程中压制曼氏无针乌贼性早熟,提升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压制曼氏无针乌贼性早熟,增大怀卵量的一种提高曼氏无针乌贼繁殖力的强化培育方法。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提高曼氏无针乌贼繁殖力的强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区域建立:建立养殖区域分别为培养池、幼苗池、养殖池;
2)池塘处理:用消毒水对池塘全面消毒,然后再使用杀虫剂对池低铺洒,消毒后池塘及池塘周围全部铺上黑色厚地膜;
3)精卵孵化:培养池内安置设有附卵器,受精卵在附卵器中孵化,在孵化过程中水温将其逐渐升高,然后恒温培育;
4)苗种培育:将孵出的幼苗在幼苗池中养殖,用配料进行喂养,当幼苗胴长合格后,苗种培育完成;
5)苗种放养:将培育好的幼苗投入到养殖池,养殖时采用温度先高后低最后恒温养殖,并投喂冰鲜杂鱼饲养,待卵巢开始发育时温度逐步升高,并添加投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饵料,待卵巢成熟时投喂富含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鲜活饵料。
步骤1~5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作为优选,步骤2中消毒水的成份及其重量份为:二氧化氯5-7份,二溴海因3-5份,生石灰3-5份,大蒜2-4份,花椒2-4份,硫酸铜0-0.5份,硫酸亚铁0-0.2份,磷脂酰乙醇胺0.4-0.7份,有机硅氧烷0.1-0.4份。
作为优选,步骤3中孵化时的环境为:水温18℃-30℃、盐度24.15-32.10,水溶氧量不低于6mg/l,水的PH保持在7.5-8.5范围内。
作为优选,步骤4中幼苗胴长合格值为6mm-8mm。
作为优选,步骤5中幼苗投入到养殖池采用尼龙袋充氧的运输方法:40cm×70cm的尼龙袋内充入氧气,放入40-50只苗种,在气温20℃-30℃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1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行CQI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宽量程高精度电流统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