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加速度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1965.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闻;李劲林;贾叔仕;荣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21/00 | 分类号: | G01P21/00 |
代理公司: | 33283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芳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度 振动 装置 | ||
1.一种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激振组件,激振组件由磁钢、磁轭、动圈、动轴和复位弹簧组件组成,磁钢和磁轭固定,动圈和动轴固定,动圈由动圈骨架和缠绕于动圈骨架上的线圈组成,其特征在于:磁钢、磁轭、动圈和动轴同轴,磁钢、磁轭、动圈和动轴依次从下向上布置;复位弹簧组件设置于动轴与外壳之间,复位弹簧组件具有提供使动轴向下的预紧力的第一复位弹簧和提供使动轴向上的预紧力的第二复位弹簧;外壳的顶部设有允许动轴顶面外露的通孔,动轴的外露面作为工作台面;外壳通过吊装弹簧悬挂于吊装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吊装支架包含纵向支撑和水平支撑,吊装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吊装弹簧沿外壳的顶面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由筒体、底盖和动轴支架组成;筒体和底盖分别与动轴支架固定,第二复位弹簧位于动轴与动轴支架之间,筒体具有顶板,允许动轴外露的通孔开设于顶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动轴支架具有与筒体适配的本体,本体中空且套装于筒体内,本体的侧壁与筒体固定,本体的底面与底盖固定,本体的顶部托住第二复位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有一圈向内延伸的凸环,凸环与磁轭之间有气隙,动圈位于气隙中,凸环、磁轭、磁钢及底盖形成闭合磁路,闭合磁路在气隙中产生均匀的磁场;动圈与凸环的距离足够动圈自由振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动轴的上部设有上轴肩,第一复位弹簧设置于上轴肩与筒体之间;动轴的下部设有下轴肩,第二复位弹簧设置于动轴支架与下轴肩之间;第一复位弹簧一端抵紧动轴的上轴肩,另一端抵紧筒体的顶板;第二复位弹簧一端抵紧下轴肩,另一端抵紧动轴支架的本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均为碟形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小端抵紧上轴肩,第二复位弹簧的小端抵紧下轴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和动轴支架上均设有引线孔,筒体的引线孔与动轴支架引线孔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19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