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4911.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4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江锋;蒋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6 | 分类号: | C09J183/06;C09J11/06;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万志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组份 硅酮 结构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份制备而成:
所述复合硅烷交联剂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以及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两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份制备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烷基硅氧烷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聚合度为100~5000,在25℃下粘度范围为100~500000mPa.s。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羧酸的反应物、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羧酸的反应物、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羧酸的反应物、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羧酸的反应物、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二元羧酸的反应物、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二元羧酸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环氧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环氧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环氧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环氧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伯胺的反应物、以及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元有机仲胺的反应物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选自纳米活性碳酸钙、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以及气相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催化剂选自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二异丙氧基二乙酸乙酰乙酰氧基合钛、二正丁氧基二乙酸乙酰乙酰氧基合钛、1,3-二丙氧基二乙酸乙酰乙酰氧基合钛、1,2-二丙氧基二乙酸乙酰乙酰氧基合钛以及1,2-二乙氧基二乙酸乙酰乙酰氧基合钛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二丁基锡双(β-二酮酯)以及二新癸酸二甲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组份;
将聚烷基硅氧烷与无机填料加入到捏合机中,加热,真空条件下脱水共混,冷却后得到基料;
室温下,将所述基料加入到搅拌机中,再加入复合硅烷交联剂、复合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催化剂及有机锡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反应,即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条件是真空度为-0.06~-0.099MPa的真空环境;
所述加热的温度是50~150℃,所述脱水共混的时间是30~300min;
所述搅拌反应的转速是10~800rpm,反应时间是30~18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49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管凹坑式内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煤矿风化破碎富水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