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传动四足或多足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5155.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杨佳欣;尹铭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418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传动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四足或多足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丝绳驱动多关节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或者应用于特殊环境的机械臂关节普遍采用电机、齿轮减速器、关节轴三者直接连接的传动机构,这种机构要求电机与齿轮减速器安装在机械臂关节附近,机构简单但是结构不够紧凑,外观不整洁。尤其突出的缺点是:对于多关节机械臂,尤其是重力方向存在多关节运动能力的折叠展开型机械臂,下一级关节的电机与齿轮减速器等驱动装置成为上一级关节的额外负载。这一额外负载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超过机械臂连杆等必要结构件,因此提高了对机械臂动力和驱动元件的要求,由此造成整体重量、体积、造价和内部消耗的增加,降低了机械臂对外做功的能力和效率。
按照“最轻自身重量最大负载能力”原则,对机械臂机械结构所作的各种改进研究中,最具有突出效果的是钢丝绳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丝绳驱动四足或多足多关节机器人,提高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和运动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绳传动四足或者多足机器人,包括机身和模块化的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的腿为四关节腿部模块,包括驱动组件、侧摆基关节、大腿、小腿和脚掌;侧摆基关节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掌均通过旋转关节轴连接;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侧摆驱动装置和旋转关节驱动装置;所述的侧摆驱动装置驱动侧摆基关节左右转动;旋转关节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关节轴沿其自身的轴心旋转;
旋转关节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滑轮和钢丝绳;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滑轮;每一个旋转关节轴上也固定设置有滑轮,电机输出轴上的滑轮通过钢丝绳与旋转关节轴上的滑轮连接;电机输出轴上的滑轮转动后通过钢丝绳带动旋转关节轴上的滑轮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关节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摆驱动装置包括电机A、蜗杆、涡轮、换向器和转轴;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与所述的蜗杆固定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所述的涡轮固定在所述的转轴上,转轴与换向器固定连接,转轴可在机身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关节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滑轮和钢丝绳;电机外壳内设置有电机B、电机C和电机D;侧摆基关节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掌分别通过轴Ⅰ、轴Ⅱ、和轴Ⅲ连接;电机B、C、D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滑轮A、滑轮B和滑轮C;轴Ⅰ上设置有滑轮D、滑轮E和滑轮F;轴Ⅱ上设置有滑轮G和滑轮H;轴Ⅲ上设置有滑轮I;滑轮D、滑轮F和滑轮H为双滑轮;其余为单滑轮;滑轮C与滑轮E通过钢丝绳A连接;滑轮A与滑轮D过钢丝绳B连接,滑轮D与滑轮G通过钢丝绳C连接;滑轮B与滑轮F通过钢丝绳D连接;滑轮F与滑轮H通过钢丝绳E连接;滑轮H与滑轮I通过钢丝绳F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身包括上层本体和下层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大腿和所述的小腿均由两块侧板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换向器上设置有钢丝绳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脚掌连接轴、球关节和宝塔弹簧;脚掌连接轴与小腿连接;所述的球关节与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所述的宝塔弹簧套设于球关节外,宝塔弹簧的顶部与连接轴连接,底部与球关节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球关节包括上部关节、中部关节、下部关节、螺栓和螺母;所述的上部关节顶部设置有连接套与所述的连接轴螺纹连接;所述的中部关节包括底座和旋转关节体,旋转关节体可在底座内转动;所述上部关节、中部关节、和下部关节中部均设置有通孔,螺栓依次穿过下部关节、中部关节和上部关节内的通孔,与设置在上部关节上的螺母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电机的驱动,腿部的四个关节既可以实现联动,也可以实现每个关节的单独运动,这种将电机全部布置在机身内部的电机布排方式,减轻了机械臂的重量,降低转动惯量,从而提高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和运动灵活性;
2)机器人的驱动电机全部设置在机器人身体内部,通过换向器使侧摆运动和俯仰运动相互不受影响;
3)脚掌球关节结构具有地面自适应性,并且在脚掌离开地面时通过弹簧反力回复原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身上层本体。
图3为机身下层本体。
图4为腿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腿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脚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球关节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5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攀爬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行走机器人高适应性足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