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asSA质粒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55504.3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6834330B 公开(公告)日: 2020-07-31
发明(设计)人: 季泉江;陈未中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74 分类号: C12N15/74;C12N15/65;C12N1/21;C12R1/445;C12R1/19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王婧
地址: 20003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pcassa 质粒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pCasSA质粒及其应用。所述的pCasSA质粒,其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能够(1)高效并且快速地编辑各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基因组,其中包括基因敲除、单碱基突变和基因插入;(2)能够对目标基因表达起到高效转录抑制作用。所述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药物靶标发现、药物开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理研究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CasSA质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阳性人类病原细菌。它几乎能够感染人体的任何部位,既能引起较为轻微的皮肤表面感染,也能引起致命的严重感染,例如毒素休克综合症、坏死性肺炎、心内膜炎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强大的感染和致病能力主要归因于其分泌的细胞毒素以及细胞表面多种多样的多功能免疫操纵蛋白,包括聚集因子、纤粘蛋白结合蛋白、胶原蛋白结合蛋白等。这些表面蛋白通过与人体细胞直接作用,起到规避宿主免疫反应、生物膜形成、细菌定植等多方面利于感染的功能。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等耐药性细菌的大规模流行,更加增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度,因此寻求新型药物靶标和开发新型小分子药物迫在眉睫。

新型药物靶标的发现离不开基因组层面功能基因的筛选以及后续基因功能的确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用于功能基因筛选的技术主要为基于转座子插入突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基因组层面实现基因功能的筛选,但筛选过程往往十分繁琐,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转座子插入位置的随机性,这种技术不能应用于限定的基因群,比如细胞表面蛋白功能的筛选。后续基因功能的确证离不开该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用于突变体菌株的构建方法主要为经典的基于双交换同源重组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存在操作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大大限制了高效的基因功能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高效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CRISPR/Cas9是一种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它极具革新生命体中基因组修饰与突变技术的潜力。此技术最初来源于微生物先天性免疫系统,是微生物对抗噬菌体入侵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它主要是由一种核酸内切酶Cas9和一种介导RNAsgRNA所构成。Cas9核酸内切酶能够与sgRNA特异性结合,通过sgRNA与基因组DNA碱基互补配对靶向识别基因组并实现基因组DNA的双链断裂。结合基因重组酶(DNArecombinase),此技术能够极为快速方便并且准确的靶向修饰与突变基因组的任何部分。伴随着大规模DNA微阵列合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此技术能够在基因组层面或特定基因群实现大规模转录抑制和激活,大大提高了功能基因筛选的效率。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已经在哺乳动物细胞以及一些模式生物,例如大肠杆菌、酵母等,实现了高效的基因组编辑,但还没有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实现基因组编辑。因此通过工程化和改造CRISPR/Cas9体系,使其能够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基因组编辑,将极大简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遗传学操作,还将提升功能性基因的筛选效率,为后续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药物靶标发现,新型药物设计以及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asSA质粒及其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asSA质粒,其序列为SEQ ID NO: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pCasSA质粒在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的基因敲除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的基因为agrA基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pCasSA质粒在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的单碱基突变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的单碱基突变为agrA基因中94位的鸟嘌呤G突变成胸腺嘧啶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pCasSA质粒在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的基因插入中的应用。

优选地,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的agrA基因作为插入位点,以红色荧光蛋白的rfp基因为插入基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技大学,未经上海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5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