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5890.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术;彭岩;徐维晖;张春杰;王涛;田苗;马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01C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烧结机入口低温段A、烧结冷却高温段B、一级余热利用系统、混合系统和二级余热利用系统,一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以及与余热锅炉外接配设的汽轮机,余热锅炉与烧结冷却高温段B的废热气排气口通过高温风道连接;混合系统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主输出口与二级余热利用系统连接;二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基于降膜蒸发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降膜蒸发器的加热气排口处设置回气风道;所述降膜蒸发器为四周切向进料的两相逆流垂直管降膜蒸发器。本发明优点在于实现了热量梯级耦合、高效、可靠回收利用烧结机废热气余热的目标,可有效提高烧结余热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烧结生产一般占吨钢能耗的10~20%,仅次于炼铁。烧结节能在钢铁企业节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热烧结矿显热和烧结烟气显热占烧结过程热耗的50%以上,有效利用这部分余热是烧结节能的重要方面。我国钢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具备年产钢5亿吨生产能力,需要烧结矿8.5亿吨,据初步统计,全国共建有100m2以上的烧结机总面积大于6万m2,烧结矿年用量超过7亿吨。
目前,冷却烧结矿的低温废气直接排掉,废气中的热量全部浪费,年价值损失超过百亿元,同时造成粉尘污染和热污染。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是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效率的重要问题。可见,我国烧结冷却机废气量巨大,利用技术非常落后,但目前烧结冷却机废气利用存在着烧结冷却机外排低温废气、难于回收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其在不影响烧结矿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实现了热量梯级耦合、高效、可靠回收利用烧结机废热气余热的目标,可有效提高烧结余热回收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烧结机入口低温段A和烧结冷却高温段B,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级余热利用系统、混合系统、二级余热利用系统,一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以及与余热锅炉外接配设的汽轮机,余热锅炉的气道进口与烧结冷却高温段B的废热气排气口通过高温风道连接;
混合系统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第一分支输入口与烧结机入口低温段A的废热气排气口通过第一低温风道连接,混合器的第二分支输入口与余热锅炉的气道出口通过第二低温风道连接,混合器的主输出口与二级余热利用系统连接;
二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基于降膜蒸发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混合器的主输出口与降膜蒸发器的加热气进口通过混合管连接,降膜蒸发器的加热气排口通过回气风道与烧结机入口低温段A的进气口和烧结冷却高温段B的进气口连接;
基于降膜蒸发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降膜蒸发器、分离器、螺杆膨胀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塔、循环水泵、凝结泵、热泵,其中,降膜蒸发器的载热工质气体排口、分离器、螺杆膨胀机、凝汽器、凝结泵、热泵和降膜蒸发器的载热工质液体进口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螺杆膨胀机与发电机传动连接,凝汽器旁接冷却塔和循环水泵构成用于冷却凝汽器的循环水系统;所述分离器的液体出口接入所述凝结泵之后的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5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