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6399.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苏章;汪小东;寇广辉;李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工程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图纸和地勘报告进行岩层、工程桩、现场环境以及钢筋笼模型建立;
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模拟功能对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动态模拟展示以确定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并按确定出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现场布置;
在revit软件中生成工程桩坐标位置信息,并根据工程桩坐标位置信息将工程桩在现场的位置进行放线定位;
通过revit软件以及场地标高确定终孔深度,并根据终孔深度进行钻孔施工;
利用revit软件将钢筋笼模型进行整体模型建立,并根据建立的钢筋笼模型进行制作以及施工;
通过revit软件确定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后,进行工程桩混凝土浇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这根据图纸和地勘报告进行岩层、工程桩、现场环境以及钢筋笼模型建立的步骤中,在建模前需建立统一的模型工作标准,模型工作标准包括统一模型基点定位;统一轴网、标高;统一项目模版、族模版及相关参数的设定;统一数据文件的管理;族库的建立和共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模拟功能对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动态模拟展示以确定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并按确定出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现场布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工期、机械投入量及场地情况对桩基进行分区、分段,初步确定区与区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施工先后顺序;
初步设想两到三个包含材料堆场布置点、钢筋笼堆放区域以及泥浆池内容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
利用navisworks的模拟功能对初定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动态模拟展示,优化布置方案直至形成最终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
按照模拟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现场布置,在施工机械的行走路线、钢筋笼的堆放、泥浆池的位置方面进行现场校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revit软件中生成工程桩坐标位置信息,并根据工程桩坐标位置信息将工程桩在现场的位置进行放线定位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revit软件中将工程桩位置的CAD图与场地模型进行基点重合后,自动生成工程桩坐标位置信息;
在场地平整后,根据模拟定位信息将工程桩在现场的位置进行放线定位,并将定位信息进行标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revit软件以及场地标高确定终孔深度,并根据终孔深度进行钻孔施工的步骤具体包括:
结合图纸将工程桩模型通过revit软件的附着功能自动延伸至岩层目标点;
从工程桩属性栏中读取工程桩长度;
根据场地标高确定是否有空桩,若有空桩,将读出的工程桩模型长度与空桩长度加上后确定终孔深度,若没有空桩,则确定桩长即为终孔深度;
根据终孔深度进行钻孔施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revit软件将钢筋笼模型进行整体模型建立,并根据建立的钢筋笼模型进行制作以及施工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revit软件并参照配筋图将钢筋笼模型进行整体模型建立,并根据现场钢筋笼堆场的大小及本身桩长的大小,对钢筋笼模型进行分节拆分,并将每节的连接处进行细部构件模型建立及优化,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根数、型号的准确;
结合配筋图及设计的钢筋笼模型,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加工完成将其运输并安装于钻机钻的孔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revit软件确定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后,进行工程桩混凝土浇筑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revit软件的明细表中过滤关键字功能提取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根据提取的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进行工程桩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63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