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隔层闭锁逻辑的校验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7270.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炳蔚;龚列谦;钱碧甫;吕正劝;徐亚乐;刘主光;张磊;林剑;徐惜琼;郑杨;李勇;戚峰;蒋永康;陈立;王策;张翔;陈颖;黄哲;易永利;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G06Q50/0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忠魁;王宝筠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隔 闭锁 逻辑 校验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间隔层闭锁逻辑的校验装置和校验系统,应用于变电站的测控装置的安装柜,包括通信模块、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向远方服务器发送校验装置的实时闭锁节点信息,并接收远方服务器发送的与实时闭锁节点信息相对应的遥控指令;处理模块用于向通信模块输出实时闭锁节点信息,还用于将遥控指令翻译为闭锁节点分合信号;控制模块用于连接测控装置的信号归路,用于将闭锁节点分合信号发送到测控装置,闭锁节点分合信号用于对测控装置进行校验。通过这种上述校验装置对间隔层的闭锁逻辑进行校验时无需对二次电缆进行反复拆接,因此不会因为人工操作的固有特性导致出现遗漏校验,从而能够避免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间隔层闭锁逻辑的校验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防范电气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在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对电网进行监控时,远方和就地操作均应具备防误闭锁措施。随着变电站防误闭锁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测控装置间隔层闭锁已经成为防误操作的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变电站改造或者更新换代时,对于新安装的测控装置的间隔层闭锁逻辑必须进行校验。由于间隔层闭锁是将各个闭锁点引入测控装置,通过软件进行逻辑合成而实现的闭锁方式,因此,传统的闭锁逻辑校验中需要反复拆接大量的二次电缆以满足不同闭锁逻辑节点的开入要求,鉴于人工操作的固有特性,在反复拆接中极容易造成重复校验或者遗漏校验,从而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间隔层闭锁逻辑的校验装置和系统,用于当变电站处于改造工程中对变电站的测控装置的间隔层闭锁逻辑进行校验,以避免遗漏校验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间隔层闭锁逻辑的校验装置,应用于所述变电站的测控装置的安装柜,包括通信模块、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远方服务器发送所述校验装置的实时闭锁节点信息,并接收所述远方服务器发送的与实时闭锁节点信息相对应的遥控指令;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通信模块输出所述实时闭锁节点信息,还用于将所述遥控指令翻译为闭锁节点校验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测控装置的信号回路,用于将所述闭锁节点分合信号发送到所述测控装置,所述闭锁节点分合信号用于对所述测控装置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M6310通信芯片。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STM32F芯片。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的信号指示模块,其中:
所述信号指示模块用于利用多个指示灯显示就地显示闭锁节点的分合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接的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遥控指令、所述实时闭锁节点信息和所述闭锁节点分合信号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还包括光电隔离模块,其中:
所述光电隔离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光电隔离。
一种间隔层闭锁逻辑的校验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校验装置、服务器和移动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设备用于将所述校验装置与至少一个其他校验装置进行联网,并根据预设校验程序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遥控指令,所述校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校验装置和所述其他校验装置对间隔层闭锁逻辑进行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7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