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7815.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用外装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混合动力车等中配置于在车辆后部设置的蓄蓄电池等与在车辆前部设置的变换器等之间的线束中,为了谋求电线的保护和屏蔽,而向金属制的管中插通电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管与电线的配线路径对应地被弯曲加工成规定的形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29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情况下,电线由于车辆的振动等而在管内抖动,可能会产生异响或损伤。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由于电线的抖动而产生异响或损伤的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线束用外装部件具有如下特征:具备管,所述管在内部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在所述管中设置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
此外,本发明的线束具有如下特征:具备:管,在内部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筒状的屏蔽部件,覆盖从所述管的端部抽出的所述电线的周围,且包覆在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及环状部件,将所述屏蔽部件固定于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在所述管的端部设置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所述环状部件夹着所述屏蔽部件而外嵌固定于所述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发明,在缩径部内电线与管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减小或消失,因此能够抑制管内的电线的抖动,防止异响或损伤的产生。
此外,根据上述线束的发明,除了同样地能够防止由电线的抖动而引起的异响或损伤的产生以外,还能够利用环状部件作为将屏蔽部件固定于管的固定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线束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是沿着图1的剖面线2-2取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向管中插通电线,且环状部件被进行缩径加工之前的状态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向管中插通电线,且形成缩径部之前的状态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线束的配线路径的概要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线束
11、11A、11B…管
12…电线
14…电线插通空间
15…屏蔽部件
18、18A…环状部件
19…索环(包覆部件)
24、24A、24B…缩径部
26…扩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中,可以在所述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外嵌固定有环状部件。由此,环状部件不会向外周侧较大地突出,进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外装部件的大型化。
在具有上述环状部件的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位外插所述环状部件,在该状态下,使所述环状部件缩径,从而使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位向缩径方向压缩变形,形成所述缩径部。由此,能够伴随着环状部件的缩径加工而容易地制造缩径部。
在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可以是使所述环状部件在整周上缩径变形。由此,环状部件不会向外周侧局部地突出,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防止外装部件的大型化。
并且,在上述线束中,可以是,在所述管上安装有将所述环状部件的外侧覆盖的筒状的包覆部件。根据上述线束的发明,环状部件外嵌于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而不会向外周侧较大地突出,因此能够抑制将环状部件的外侧覆盖的包覆部件的大型化。其结果是,例如,在包覆部件为索环,且线束配线于车辆的地板下方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避免索环与车辆的地板下表面干涉的情况。
并且,在上述线束中,可以是,所述管的端部成为朝向开口端扩开的形态。若是这样的形态,则能够防止从管的端部抽出的电线与管的开口端接触而受到损伤的情况。特别地,根据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伴随着使缩径部压缩变形,管的端部会成为朝向开口端扩开的形态,因此不需要特别的加工。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7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噪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的装配工艺方法及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