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8399.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萍;杨亦含;韩宗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宗鲁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36/9068;A61P9/06;A61K35/10;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李琰;刘柳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缓慢 心律失常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人参5~15份、制附片5~15份、桂枝3~15份、三七1~15份、琥珀1.5~5份、黄精10~40份、甘松10~20份;还可以包括牛黄、干姜、瓜蒌、天麻、葛根、绞股蓝、黄芪和当归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医药用途以及含有该中药组合物的药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心脾肾阳虚所致各类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一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缓慢性心律失常,有的也作“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上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缓,心率<50~55次/min。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引起,分为:①窦性心动过缓(心房、心室率低于60次/min),但临床多指低于50~55次/min;②窦性停搏;③窦房阻滞;④快慢综合征;⑤变时性功能不全。
(2)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②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③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室内传导阻滞,病变可引起:左前半支传导阻滞,右后半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又可以分为:①同步同比例双支阻滞;②同步不同比例双支阻滞;③不同步不同比例双支阻滞;④三支阻滞。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包括心源性(如老年性传导退行性病变、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和非心源性。非心源性的病因复杂,包括①甲减的心动过缓、阻塞性黄疸、脑梗死、脑膜炎、颅内高压、颈部和纵隔肿瘤;②病原微生物感染、病毒作用、免疫复合物沉积;③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缺氧、高钾的窦室传导;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亢进,血管迷走性晕厥,严重的恶心、呕吐,某些手术和冠状动脉造影诱发心动过缓;⑤理化因素或中毒(寒冷、尿毒症、黏液性水肿);⑥内分泌代谢异常。
静脉注射和(或)静脉滴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泼尼松、搏利康尼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这些药物仅用于紧急情况或抢救,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可供长期服用的药物。另外西方医学认为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不可逆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等无法通过药物纠正。可见,现有已上市的化学药物无法满足临床的治疗需求。
虽然中医典籍中并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名记载,由于本病多见迟脉,并见沉、细、结脉等,临床表现不仅有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证候,常同时伴有面色恍白、畏寒、眩晕昏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证候的特点;故大多学者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理基础:由于心肾阳虚,气虚血瘀,心气虚弱,导致血滞运行无力,心动缓慢。心、肾阳虚又可导致脾阳不足、脾虚失运,进而痰浊内生;心阳不振,血行无力,久则形成瘀血;痰瘀互结更进一步阻碍血脉运行。故心肾阳虚、痰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基于中医药悠久的历史,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优势。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以缓慢性心律失常为适应症的中药组合物,如公开号CN101181418A、名称为“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原料组成为:红参50~150、淫羊藿125~375、盐水炙补骨脂375~1125、枸杞子125~375、麻黄125~375、细辛35~75、丹参200~550、水蛭125~375。又如公开号CN101559162A、名称为“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也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组成为:人参45~180份、麦冬50~200份、山茱萸125~450份、丹参125~450份、炒酸枣仁95~400份、桑寄生95~400份、赤芍45~200份、土鳖虫35~150份、甘松45~200份、黄连25~90份、南五味子35~150份、龙骨75~3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宗鲁,未经韩宗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83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子参复方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立式广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