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淡紫拟青霉及其规模化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8790.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春;许正宏;陆震鸣;史劲松;房华;周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P5/00;C12R1/7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紫 青霉 及其 规模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紫拟青霉及其规模化制备方法,属于拟青霉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淡紫拟青霉,该菌株为拟青霉(Paecilomyces)属中的淡紫拟青霉菌株INTR‑2,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080。所述的淡紫拟青霉的规模化制备方法,是采用液固双相发酵工艺,经液体培养基种子发酵及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分盘发酵,固态发酵过程采用中央空调、温控系统和高压微雾加湿器进行控温控湿,发酵产物采用低温烘干后磨料制粉。本发明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其对多种线虫的防治效果好,用于生产高标准有机农产品;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规模化制备方法,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紫拟青霉及其规模化制备方法,属于拟青霉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eotina)、丝孢纲(HypHomye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aeeae)、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是一种高效、广谱的生防真菌,对多种线虫,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金色线虫、异皮线虫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淡紫拟青霉还具有可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对线虫卵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线虫数量、不污染环境、生产原料来源丰富、对人畜无害、靶标生物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高标准有机农产品的首选药剂。
但是,目前生产淡紫拟青霉菌剂的主要培养材料(麸皮、玉米粉、豆粕、米糠等)的成本较高,进而导致淡紫拟青霉产品的售价较高,加上生产过程中产孢量低、孢子活性损伤大等因素,限制了淡紫拟青霉产品的推广及应用。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规模化优质生产是淡紫拟青霉菌株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秸秆除少部分用作饲料外,大部分被焚烧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易产生火灾等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紫拟青霉,其对多种线虫的防治效果好,用于生产高标准有机农产品;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规模化制备方法,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所述的淡紫拟青霉,该菌株为拟青霉(Paecilomyces)属中的淡紫拟青霉菌株INTR-2,该淡紫拟青霉菌株已于2016年1月18日,保藏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080。
淡紫拟青霉菌株是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被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侵染的小麦根部土壤中采用Czapek’s培养基涂布分离所得的高产孢菌株。
用所述的淡紫拟青霉防治禾谷孢囊线虫病、金色线虫病或异皮线虫病等病害。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的规模化制备方法,是采用液固双相发酵工艺,经液体培养基种子发酵及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分盘发酵,固态发酵过程采用中央空调、温控系统和高压微雾加湿器进行控温控湿,发酵产物采用低温烘干后磨料制粉。
所述液体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玉米粉0.01%-1%,玉米浆0.01%-2%,脲0.01%-1%,葡萄糖0.01%-3%,硫酸铵0.01%-2%,磷酸氢二铵0.01%-2%,酵母粉0.01%-3%。
所述固体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玉米秸秆10%-40%,米糠5%-30%,玉米粉30%-85%,硫酸铵0.01%-2%;固体培养基的含水量为30%-70%。
所述的液固双相发酵工艺,是先将淡紫拟青霉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再采用自动化接种工艺将液体种子接种到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固态发酵,自动化接种工艺中的接种量为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8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电池模组的滑移堆叠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组件及其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