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环形密封槽的研磨工具及研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9002.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成;陈仲佳;何国庆;张文;郑庆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9/02;B24B37/00;B24B3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阀 执行机构 附件 环形 密封 研磨 工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柴油机零件的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环形密封槽研磨方法,属于柴油机零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低速柴油机中排气阀执行机构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该机构长期在高温及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中,且受到阀与阀座的惯性力和弹力作用,还承受着大量的冲击性的载荷,产生一定的撞击情况。由于过高的温度会使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发生热变形,此时在撞击的作用下容易导致密封性不佳。而一旦密封不严,用于冷却和润滑的滑油就会发生泄漏,高温燃气对排气阀执行机构的烧损就会加剧,对柴油机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执行机构附件中,密封处的设计改进为表面质量要求极高的环形槽状,粗糙度由原本的Ra3.2提高至Ra0.8。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的材料为耐火型铸钢S18R,原先普通铣床加工该附件环形密封槽时,无论是用键槽铣刀圆弧插补还是成型铣刀加工,表面粗糙度均在Ra1.0~1.6之间,无法达到Ra0.8的要求,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磨来实现。而该环槽宽度较窄,仅有2.8mm,使用传统的打磨工具较难控制表面均匀度,人工操作也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升加工表面质量,提供一种人工使用便利且高效的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环形密封槽的研磨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环形槽本身尺寸的公差精度设计、制作专用研磨磨头,与钳工作业中常用的电钻等工具配合使用,将整个环槽加工面能够整体完成研磨加工。避免了传统修磨操作中,所用的一些合金头、磨头等工具因人为用力不均导致表面碰伤或修磨不均等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环形密封槽的研磨工具,其特点在于:包括粗研磨磨头、精研磨磨头和精研磨定位块,磨料颗粒涂敷和压嵌在所述的粗研磨磨头和精研磨磨头上。
所述的粗研磨磨头采用轻质的尼龙66材料制作,精研磨磨头和精研磨定位块均采用铸铁HT150材料制作,
所述的粗研磨磨头和精研磨磨头均采用开槽设计,使磨料嵌入磨具表面。
所述的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环形密封槽研磨工具进行研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粗研磨作业:
将粗研磨磨头尾部与钳工用电钻组装,磨头头部涂上DN500颗粒度的研磨砂后与待研磨的环形槽配合;
作业时,启动电钻电动机使粗研磨磨头旋转,控制旋转速率,对粗研磨磨头施加压力,使其研磨充分;
步骤二、精研磨作业
将精研磨磨头头部涂上DN1200颗粒度的研磨砂后与待研磨的环形槽配合;
将精研磨定位块套入精研磨磨头定位,在精研磨磨头尾部螺孔处安装螺栓把手;
作业时,用手对把手实施旋转,进行研磨作业;
步骤三、清洁作业
研磨结束后,将环形密封槽内的研磨砂清洁干净,用粗糙度对比规或仪器检验环形密封槽的表面粗糙度,若未达标则返回步骤二。
本方法通过粗、精两次研磨,将机加工后环形槽的表面粗糙度提高。粗研磨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加工痕迹,需要的研磨速率较高,故选取轻质的尼龙材料制作为研磨头,尾部加工成细长圆柱使其能够与钳工用电钻组装。精研磨的目的是将表面研磨平整光洁,需要人工精修,故采用自身较重且较耐火型铸钢更软的灰铸铁制作为研磨头,尾部加工两处螺孔用于安装螺栓作为把手进行转动操作。同时考虑到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设计制造的定位块能够防止研磨时工具倾斜导致的不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密封槽表面粗糙度;
(2)较传统方法研磨效率更高;
(3)避免人工操作时的不稳定性引起的碰伤。
本发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涉及的低速柴油机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密封槽粗糙度提高至Ra0.8以内,主机工作时漏油情况不再发生。
提升低速柴油机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上环形密封槽的加工表面质量及人工研磨作业的可靠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粗研磨磨头。
图3是精研磨磨头。
图4是精研磨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排气阀执行机构附件环形密封槽研磨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本发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粗研磨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9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