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夜灯的电源延长线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0172.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先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迪芬奇智能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7;H01R13/7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0 | 代理人: | 程修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夜灯 电源 延长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延长线,特别涉及一种含夜灯的电源延长线。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物所配置的电源插座,位置固定、数量固定,往往不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使用者往往应用电源延长线,将电源延长至所需要的地点,且可增加电源插孔的数量,以符合使用需求。许多的使用者为了在夜间的方便及安全,会点亮一盏小瓦数的小夜灯,如果建筑物原配置的电源插座数量不符使用时,通常会使用电源延长线,除将电源延长到所需要的位置外,也增加电源插孔数目,以插接夜灯等照明设备,但是这样的方式,将使电源延长线上插满许多的电子器具,除不便使用外,也不美观,而显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含夜灯的电源延长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夜灯的电源延长线,包括:
壳体,由一对外壳组成,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腔,壳体外周侧设有集线槽,壳体的一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孔和一个透光区;
供电模块,至少含有一组电源端子,电源端子对应安装在容置腔内,且位于电源插孔的正下方,电源端子电连接一组电源线,电源线末端电连接电源插头;
夜间照明装置,安装在容置腔内,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发光组件,供电模块给控制电路供电,以控制发光组件照明,发光组件的所发射的光线经透光区向外投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设有供电源插头插接的插接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端子为导电金属片,电源端子设有弹性夹持部,弹性夹持部位于电源插孔的正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电连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所输入的交流电经整流电路转化为12VDC或5VDC的直流电,直流电驱动夜间照明装置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直流输出插孔,直流输出插孔直接输出直流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串联一电源控制组件,电源控制组件为光敏电阻、机械式切换开关或压按开关,电源控制组件用于使控制电路呈闭路点亮发光组件,或使控制电路呈断路熄灭发光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过载保护开关,过载保护开关串联供电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线槽处设有突起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为圆碟形,集线槽环设于圆碟形外周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卡接一透光罩,透光罩盖合壳体形成透光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含夜灯的电源延长线时,供电模块使夜间照明装置充分发光照明,使用者可清晰的看清周边环境,保证正常使用,非常方便,并且过长的电源线可卷绕放进集线槽中,收纳方便,便于携带的同时又减少所占空间,美观大方,另外,交流电经整流电路转化后,可一方面给夜间照明装置供电,一方面直接向外输出,以供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使用,扩大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完成集线后的立体图。
图中,10—本体,10a、10b—壳体,11—容置室,12—集线沟,121—突部,13—电源插孔,14—透光区,141—透光罩,15—插接孔,20—供电模块,21a、21b—电源端子,211a、211b—弹性夹持部,22—电源线,221—电源插头,30—夜间照明装置,31—控制电路,311—电源控制组件,32—发光组件,40—整流电路,50—直流输出埠,60—过载保护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迪芬奇智能家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迪芬奇智能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0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虚拟化环境下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翻盖多功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