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短路试验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0192.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包斯嘉;林小进;吴蓓蓓;李红涛;陈志磊;张军军;秦筱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00 | 分类号: | H02S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短路 试验 电站 电压 穿越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系统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短路试验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光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容量比例将越来越大,其对电网的影响日益增大。由于光伏发电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运行,不具备惯性环节,在电网故障引起电压下降过程中,如光伏发电站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则有可能出现光伏发电站大规模脱网的情况,严重时会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影响。国家标准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中对光伏发电站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了规定,要求当电网电压下降时,光伏发电站应当在标准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断开与电网的连接,同时要提供一定量的无功电流支撑。
由于光伏发电站检测装置容量受限,目前的检测装置只能针对一个并网单元开展低电压穿越检测,无法对整座光伏发电站的低电压穿越性能进行检测。目前对光伏发电站的低电压穿越性能检测方法为:抽检光伏发电站逆变单元,用逆变单元的性能指标来代替整座光伏发电站的性能指标。该方法不能确保整座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性能和逆变单元性能相一致,可能会导致以偏概全的现象发生,同时现场检测周期长,成本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短路试验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基于人工短路试验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光伏发电站的短路阻抗制定人工短路试验方案;
(2)按照所述人工短路试验方案模拟电网短路故障;
(3)确定所述光伏发电站在故障发生前、故障发生期间和故障消除后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动态无功电流值;
(4)根据所得数据,判定光伏发电站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人工短路试验方案包括:
步骤(1)将所述人工短路试验方案的短路点设在所述光伏发电站出口侧线路上。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
步骤(3)用所述光伏发电站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动态无功电流值。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光伏发电站输出电压和电流在检测点测得。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检测点设在所述光伏发电站主变高压侧。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短路试验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性能,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光伏发电站的低电压穿越性能,克服了现有针对一个并网单元开展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法不能确保整座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性能和逆变单元性能相一致的缺点,提高了检测的科学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站电气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站电气结构图,a点为短路点,b为检测点。
基于人工短路试验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短路点a选在光伏发电站出口侧线路上,人工短路试验方案为三相接地短路故障;
(2)检测点b选在光伏发电站主变高压侧;
(3)在b点采集光伏发电站输出电压、电流,并记录数据;
(4)按照人工短路试验方案模拟三相接地短路故障;
(5)根据步骤(4)得到的电压、电流数据,计算光伏发电站在故障发生前、故障发生期间和故障消除后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动态无功电流值;
(6)通过步骤(5)所得数据,按照标准要求对光伏发电站是否具备满足标准要求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判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0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系统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漏电流控制水温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