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抑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0514.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钢;李扬;蒋华良;谢阳;郭飞;李志雄;陈明苍;郑明月;孙兆林;高羽;田小亭;胡培;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A61K31/58;A61P25/24;A61P25/22;A61P25/16;A61P25/28;A61P25/14;A61P25/18;A61P35/00;A61P35/04;A61P3/10;A61P3/0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陆凤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方法和应用 抗抑郁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 抑郁症 抑郁 防护 疾病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抑郁甾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述。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用于防护、处理、治疗或减轻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病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抑郁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合物、光学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情感性精神病的发病率为0.76%。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但现在对它的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传统观点认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异常有关,其中包括5-羟色氨、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临床上当前应用较为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重吸收抑制剂(SSRI)、非典型抗抑郁药和锂盐等。中医认为,抑郁症多因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为病,治疗应以宁心安神,养血滋阴为主。因此,在大部分用于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处方中,知母也是一味较为常用的中药材。
中药材知母主要的化学成分有甾体皂苷、双苯吡喃酮类、多糖类和木质素类等,如:知母皂苷(甙)(timosaponin)A-Ⅰ、A-Ⅱ、A-Ⅲ、A-Ⅳ、B-Ⅰ、B-Ⅱ和B-Ⅲ,其中,知母皂苷A-Ⅱ、A-Ⅳ结构尚不明;以及知母皂苷(amemarsaponin)A2,即马尔考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B(marlogenin-3-O-β-D-glucopyranosy(1→2)-β-D-galactopyranoside B)、去半乳糖替告皂苷(desgalactotigonin)、F-芰脱皂苷(F-gitonin)和异菝葜皂苷(smilageninoside)等。此外,还含有知母多糖(anemaran)A/B/C/D、顺-扁柏树脂酚(cis-hinokiresinol)、单甲基-顺-扁柏树脂酚(monomethyl-cis-hinokiresinol)、氧化-顺-扁柏树脂酚(oxy-cis-himokiresinol)、2,6,4'-三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6,4'-trihydroxy-4-methoxy benzophenone)、对-羟苯基巴豆油酸(p-hydroxyphenyl crotonic acid)、二十五烷酸乙烯脂(pentacosyl vinyl ester)、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芒果苷(mangiferin)、烟酸(nicotinic acid)、烟酰胺(nicotinamide)及泛酸(pantothenic acid)等。
近来相关研究还表明,知母总皂在多种抑郁模型上具有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及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有关(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29)。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知母中所含有的菝葜皂苷元对小鼠实验性抑郁有一定作用,可以影响小鼠脑内多巴胺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而使该类皂苷元具有抗抑郁活性(Biol.Pharm.Bull.,2006,29,2304-2306)。伊佳等人的研究发现,知母皂苷B-Ⅱ具有抗抑郁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脑内5-HT和DA神经系统作用有关(CN101214253A;药学实践杂志,2010,28,283-287)。
本领域还需要对抗抑郁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菝葜皂苷元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光学纯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由以下片段A和片段B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0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维司群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续高通量多肽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