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0956.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8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野津启司;中野笃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60J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董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 ||
1.层叠板,它是具备第1板、和隔着中间膜与所述第1板接合的第2板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所述第1板的配置在与所述中间膜相反侧的第1主表面、
所述第1板的与所述中间膜相接的第2主表面、
所述第2板的与所述中间膜相接的第3主表面、
所述第2板的配置在与所述中间膜相反侧的第4主表面,
所述第1板的板厚大于所述第2板的板厚,
在所述层叠板的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中,在与所述外周缘正交的截面处,所述第1板具有从所述第2主表面的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主表面斜向延伸的第1直线状倒角部,所述第2板位于所述第1直线状倒角部的延长线的面内侧,
所述第1直线状倒角部与所述第2主表面所成的角度大于0度且在40度以下,
在与所述外周缘正交的截面处,所述中间膜位于所述第1直线状倒角部的延长线的面内侧,
所述中间膜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2板的端点的面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外周缘正交的截面中,所述第1直线状倒角部的长度在0.05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外周缘正交的截面处,所述第1板具有从所述第1主表面的端部相对于所述第1主表面斜向延伸的第2直线状倒角部,所述第1直线状倒角部的端部与所述第2直线状倒角部的端部由圆弧状倒角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以通过所述中间膜的厚度中心且与所述第2主表面和所述第3主表面平行的线为中心呈非对称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的端面位于所述第2板的端点的面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在组装至车辆后,所述外周缘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是相对于其他构件进行滑动的滑动边。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板的板厚与所述第1板的板厚之比在0.1以上0.5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叠板的包括重心的法线的截面中,如果将所述第1主表面的曲率半径最大的截面作为横截面,则在所述横截面中,在基于所述中间膜的接合被解除的情况下,所述第2主表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3主表面的曲率半径。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叠板的包括重心的法线的截面中,如果将所述第1主表面的曲率半径最大的截面作为横截面、将与所述横截面正交的截面作为纵截面,则在所述横截面和所述纵截面这两个面中,在基于所述中间膜的接合被解除的情况下,所述第2主表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3主表面的曲率半径。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板的端部附近存在弯曲压缩应力,中央附近存在弯曲拉伸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09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落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粉体物料场合的上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