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1189.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8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武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凌齐文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互连 协议 ip 地址 获取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出一种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包括:获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机发送的DHCP发现报文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过程包括:获取配置文件中记录的为所述DHCP客户机所在子网规划的IP网段,根据所获取的IP网段填充所述DHCP发现报文中的代理IP字段;将经过处理操作后的DHCP发现报文上报给DHCP服务器;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针对所述DHCP发现报文下发的携带有为所述DHCP客户机分配的动态IP地址的DHCP响应报文,其中,所述动态IP地址由所述DHCP服务器依据所述DHCP发现报文中的所述代理IP字段确定;基于所述DHCP响应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将所述DHCP响应报文转发至所述DHCP客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交换机的DHCP Relay(DHCP中继,或DHCP中继代理)可以去掉在每个物理网段都要有DHCP服务器的必要,使和DHCP服务器不在同一物理网段的DHCP客户机也可以动态申请到IP地址,此时的交换机可以被称之为DHCP中继设备。相关技术中,DHCP Relay在交换机上存在一个可以和DHCP服务器互通的IP地址(称之为服务器侧IP地址),并将服务器IP地址做为该中继的target-ip(目的IP)地址进行设置,同时交换机上也要存在一个可以和DHCP客户机互通的IP地址(称之为客户机侧IP地址),交换机下挂的所有DHCP客户机会获取到这个IP地址,使得DHCP客户机可以直接访问到此交换机。具体的,现有技术中,DHCP客户机通过同一网段中的交换机从位于其他网段的DHCP服务器动态申请IP地址的流程,具体流程包括如下操作:
(1)交换机截取到DHCP客户机广播的DHCP DISCOVER(发现)报文之后,将该报文中的目的IP字段值修改为target-ip地址,将该广播报文修改为单播报文,并将客户机侧IP地址填充在DHCP DISCOVER报文的agent-ip(代理IP)字段上,然后将此报文定向发送给DHCP服务器;
(2)DHCP服务器接收到此报文之后,分配一个与agent-ip字段值相同网段的IP地址,并以agent-ip地址为目的IP地址,将OFFER报文(也即DHCP响应报文)发送出来,其中OFFER报文携带了所分配的IP地址;
(3)交换机接收到DHCP服务器发送的OFFER报文后,根据此OFFER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直接将该报文定向转发到之前广播所述DISCOVER报文的DHCP客户机。
由于交换机的客户机侧IP地址暴露给DHCP客户机,使得DHCP客户机可以直接访问到此交换机,甚至可以访问到DHCP服务器(DHCP Relay设备支持三层转发的话),这样的话,交换机和DHCP服务器容易遭到下端DHCP客户机设备的攻击,存在很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实现客户机跨网段申请IP地址,满足DHCP客户机和DHCP服务器隔离的要求,提供一种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机发送的DHCP发现报文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过程包括:获取配置文件中记录的为所述DHCP客户机所在子网规划的IP网段,根据所获取的IP网段填充所述DHCP发现报文中的代理IP字段;
将经过处理操作后的DHCP发现报文上报给DHCP服务器;
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针对所述DHCP发现报文下发的携带有为所述DHCP客户机分配的动态IP地址的DHCP响应报文,其中,所述动态IP地址由所述DHCP服务器依据所述DHCP发现报文中的所述代理IP字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1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