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2172.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刘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6 | 分类号: | H01L23/66;H01L23/5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275 | 代理人: | 吴世华,陈慧弘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片上共面 波导 传输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底层金属屏蔽层,中间填充层,信号线,以及位于顶层金属层的地线,其中,所述底层金属屏蔽层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和所述中间填充层之间,所述中间填充层位于所述底层金属屏蔽层和所述顶层金属层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RDL金属屏蔽层,其位于所述顶层金属层上方,且通过通孔结构连接至所述顶层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填充层为介质层,所述信号线位于顶层金属层中,且所述地线位于所述信号线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填充层包括由至少一层通孔层(V1到VN-1)和至少一层金属层(M2到MN)交替构成的金属堆叠结构,连接所述顶层金属层和所述底层金属屏蔽层,实现所述传输结构的上下联通的多层地线结构,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位于顶层金属层,并且同属于顶层金属层的地线位于所述信号线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位于金属层MX中,所述多层地线分布于该信号线周围,其中,X为小于等于N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地线结构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地线结构的宽度不相同且呈圆形分布于所述信号线周围,越靠近所述信号线的地线宽度越小。
8.一种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传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硅衬底,对所述硅衬底表面进行离子注入,形成均匀掺杂的阱;
在硅衬底上方制作形成底层金属屏蔽层;
在底层金属屏蔽层上形成中间填充层;
形成顶层介质层,并图形化介质层、电镀铜金属膜和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形成信号线和地线;
在顶层金属层上方形成RDL金属屏蔽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RDL金属屏蔽层包括:
在顶层金属层上淀积介质层,并定义出通孔的形状;
淀积铝RDL金属,利用图形化的方式定义RDL金属形状形成顶层屏蔽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屏蔽片上共面波导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硅衬底,对所述硅衬底表面进行离子注入,形成均匀掺杂的阱;
在阱上方淀积金属前介质,并电镀铜金属膜形成金属层M1,用图形化的方法定义金属层M1形成底层金属屏蔽层;
在底层金属屏蔽层上淀积介质层作为通孔层V1,在该通孔层V1上定义金属线和触孔形状,之后电镀铜金属膜形成金属层M2并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形成双大马士革金属通孔结构,形成铜连接线和第二条地线;
重复上述步骤N-2次,形成上下联通的堆叠结构,构成该共面波导器件的上下联通的多层地线结构,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金属层MN上淀积介质层并定义顶层金属形状,之后电镀铜金属膜形成顶层金属层,并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形成所述地线和信号线;
在顶层金属层上淀积介质层并定义通孔的形状,之后淀积铝RDL金属膜,并定义RDL金属形状形成顶层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21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