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3404.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0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支新军;郭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76 | 分类号: | H04L43/0876;H04L43/50;H04L43/0852;H04L43/0811;H04L41/06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链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源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链路检测请求报文;所述源节点接收所述数据链路检测请求报文对应的数据链路检测响应报文;所述源节点获取所述数据链路检测响应报文中的源IP地址,并依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是否发生中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互联网协议版本4)是互联网当前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到目前为止,IPv4运行良好稳定。但是,随着互联网及其上所提供的服务突飞猛进的发展,IPv4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版本6)是网络层协议的第二代标准协议,也被称为IPng(IP next generation,下一代互联网),它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一套规范,是IPv4的升级版本。IPv6具有很多新特性,解决了IPv4很多不足,因此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成为新的热点。
IPv6相对于IPv4,除了提供巨大的地址空间外,还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进,譬如良好的扩展性。因为IPv6基本报头之后添加了扩展报头,IPv6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功能扩展。IPv4报头中选项最多可以支持40个字节的选项,与IPv4报头中的选项不同,IPv6扩展报头没有最大长度的限制,因此可以容纳所有扩展数据。利用IPv6的这种扩展特性,可以对传统的数据链路检测方法进行改进。
传统的数据链路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路由跟踪traceroute,目前traceroute数据链路检测的实现原理为:源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特定目的端口(该端口实际不可达)的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并且将跳限制设置为1,第一个路由设备收到该报文后将该报文的跳限制修改为0,由于跳限制为0,该路由设备不再继续转发该报文,相反,该路由设备将该数据报文丢弃,并且向源节点发送一份ICMP(Internet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超时报文,该ICMP超时报文的源地址为该路由设备的IP地址,这样源节点就可以知道转发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设备的IP地址。然后源节点继续发送一个跳限制为2的以上UDP报文,基于同样的原理,源节点就可以得到转发路径上的第二个路由设备的IP地址。继续这个过程,直到源节点发送的UDP报文到达目的节点,此时目的节点回应一份ICMP端口不可达的错误报文,源节点收到该ICMP端口不可达错误报文时,便可以判断出已经到达目的节点,整个trace过程结束。这样源节点便可以获得到达目的节点之间整个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路由设备的IP地址。
如果中间路由设备到目的节点的路径发生中断,那么该路由设备在收到源节点发出的到达该路由设备跳限制已经变为1的UDP报文后,丢弃该UDP报文,同样回应ICMP超时报文,源节点在收到该ICMP超时报文后,获得该路由设备的IP地址,然后将UDP报文的跳限制增加1后再次发送,此时该UDP报文到达该路由设备时跳限制值为2,因此该路由设备查找下一跳路由准备转发该UDP报文,但由于该路由设备到达目的节点的路径已经中断,因此找不到下一跳转发该UDP报文,因此丢弃该UDP报文,但此时不会向源节点发送超时的ICMP报文,因此源节点重传多次该UDP报文后,继续将UDP报文的跳限制值进行递增,再次发送,如此反复,一直到源节点发出的UDP报文的跳限制值达到上限(一般为30),源节点认为trace超时,停止trace过程。这样源节点便可以获知到达目的节点的路径发生中断,并且可以获知发生中断的中间路由设备。
从上面的描述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数据链路检测方法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3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