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3810.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宜灿;何梅生;柏云清;宋勇;赵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B1/01 | 分类号: | G21B1/01;G21C15/02;G21C1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贯穿 式散裂靶 反应堆 耦合 系统 | ||
1.一种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质子束管(1)、靶件外管(2)、堆芯(3)、容器(4)、顶盖(5)和堆内构件(6),其中,所述容器(4)与所述顶盖(5)二者共同构成反应堆主要放射性边界,用于将所述质子束管(1)、所述靶件外管(2)、所述堆芯(3)和堆内构件(6)包容在内;所述质子束管(1)同轴安装在所述靶件外管(2)内,作为整体同轴吊装于所述顶盖(5)的中心并且向下穿过所述堆芯(3),所述靶件外管(2)的底部具有插入堆内构件(6)的栅板联箱(15)内的管脚(9),所述栅板联箱(15)提供的冷却剂经过所述管脚(9)分区冷却以加强所述质子束管(1)的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脚(9)对进入散裂靶的冷却剂提供分区,中心为高冷却剂流速区,外周为低冷却剂流速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脚(9)伸入所述靶件外管(2)的圆柱管道,所述管脚(9)的圆柱管道的管口用于形成高冷却剂流速区,所述管脚(9)的侧壁上开设有孔,用于形成低冷却剂流速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靶件外管(2)的主体部分由通过变径部位(11)连接的入口管(10)和出口管(12)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束管(1)为带有靶窗(7)的圆柱形管道,所述靶窗(7)为薄壁结构的球形封头,所述靶窗(7)由所述靶件外管(2)的变径部位(11)提供径向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靶件外管(2)的外壁面设置有堆芯支撑结构(8),用于向所述堆芯(3)提供径向支撑。
7.一种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质子束管(1)、靶件外管(2)、堆芯(3)、容器(4)、顶盖(5)和堆内构件(6),其中,所述容器(4)与所述顶盖(5)二者共同构成反应堆主要放射性边界,用于将所述质子束管(1)、所述靶件外管(2)、所述堆芯(3)和堆内构件(6)包容在内;所述质子束管(1) 同轴安装在所述靶件外管(2)内,作为整体同轴吊装于所述顶盖(5)的中心并且向下穿过所述堆芯(3),所述靶件外管(2)的底部具有插入堆内构件(6)的栅板联箱(15)内的管脚(9),所述栅板联箱(15)用于向所述管脚(9)提供冷却剂,其中,所述靶件外管(2)的外壁面设置有堆芯支撑结构(8),用于向所述堆芯(3)提供径向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支撑结构(8)位于所述堆芯(3)活性区以上的位置,所述堆芯支撑结构(8)贴合所述堆芯(3)中心空出的部分组件的轮廓,与组件凸台同一水平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贯穿式散裂靶与反应堆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支撑结构(8)包括幅板(13)和肋板(14),其中,所述幅板(13)用于贴合堆芯(3)中心空出组件部分的外形,所述的肋板(14)用于支撑所述幅板(13),以防止所述幅板(13)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38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纳米柔性运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核燃料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