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4096.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6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花云;徐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管道 开口 空腔 流体输送装置 流体 气液两相流体 气液两相流 流量传输 液相流体 一空腔 流态 连通 积累 | ||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其包括有一空腔及至少部分设于该空腔内的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连通输送管道与空腔。当气液两相流体进入空腔后便会分离为气相部分和液相部分,其中,液相部分主要由第一开口流入输送管道,气相部分主要由第二开口流入输送管道,而且液相部分由第一开口流入输送管道的速度取决于空腔里积累的液相部分的量。其可使气液两相流流体以较稳定的流态进行输送,从而使其中的至少一相流体,如液相流体能以较稳定的流量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气液两相流体或含有气液相流体的多相流体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流体的输送过程中,气液两相流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如动力工程、核能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航天工程等。气液两相流是指在同一流动体系中,同时存在气相和液相两种流动介质的一种流动形态,它是多相流动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
气液两相流根据组分、流动环境、流动状态等可分成多种类型,比如泡状流、塞状流、混状流、环状流、液丝环状流或雾状流等。在气液两相流的一些流动形态中,气液两相会产生压力波动,两相界面不断变化,从而两相介质的分布状态也不断改变。此外,管道及管截面的形状、管道加热状态、所处的重力场、介质的表面张力、壁面及相界面间的剪切应力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到管道内气液在两相间的分配。
由于气液两相流在管道内流动时,多种因素可能影响着其在两相间的分配,这样,就可能造成气液在传输过程中单相流体的流量不稳定,进而对后续的操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为了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气液流体需要稳定的输入到反应器中。然而,在一些流动形态中,由于气液传输中两相介质分布状态的不断变化就会造成输入到反应器中的流体的流量不稳定,这必然会对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需要一种稳定地输送气液两相流体或多相流体的装置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可使气液两相流流体以较稳定的流态进行输送,从而使其中的至少一相流体,如液相流体能以较稳定的流量传输。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气液两相流体的装置,其包括有一空腔及至少部分设于该空腔内的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连通输送管道与空腔。该装置的结构可使气液两相流体进入空腔后分离为气相部分和液相部分,其中,液相部分主要由第一开口流入输送管道,气相部分主要由第二开口流入输送管道,而且液相部分由第一开口流入输送管道的速度取决于空腔里积累的液相部分的量。
这样,气液两相流体经过该流体输送装置后,就能够以较稳定的流量或稳定的流态进行输送,这对于气液流体的后续操作是很有益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多相流体输送装置,其可使多相流体以较好的均匀度进行传输,从而使其中的至少一相流体,如液相流体能以稳定的流量或稳定的流态被传输。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多相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有入口,空腔,输送管道及出口。多相流体经该入口进入空腔后分离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比重大于第二部分的比重。该输送管道设有沿其轴向排列或延伸的开口使得第一部分在空腔底部累积至一定高度后便以大致均匀的流速经输送管道流出,从而使由该出口流出的多相流体中所述第一部分流体的流量波动较由该入口流入的多相流体中所述第一部分流体的流量波动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输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沿A-A线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3A为输送装置的输送管道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B为输送装置的输送管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C为输送装置的输送管道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4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