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5082.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1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卢佑楠;何海珊;李清亮;莫景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8/18;H04W8/20;H04W24/00;H04W24/02;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桂生 |
地址: | 510627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采信 高铁上 通信 用户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根据高铁专网小区的软采XDR信令数据,获取通信用户在各个高铁专网小区之间的切换点,根据切换点初步选定候选的高铁用户,通过对比候选的高铁用户的小区切换顺序和高铁行驶时的小区切换序列,确定通信用户的移动方向。根据所述切换点,获取切换点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和用户经过两个切换点之间的时间,计算用户在高铁行驶方向上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就可以准确地判断选定的通信用户是否在高铁上。能够准确识别高铁上的通信用户,方便获取准确的高铁上的用户通信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用户信息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方法,以及一种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已成为铁路客运的重要部分。高速铁路目前已基本实现移动无线网络覆盖,但仍有不足,同时由于高铁速度快,多普勒效应显著,网络质量存在较严峻的问题。
而对于高速铁路移动无线网络的传统优化手段,一是通过后台话务统计数据对覆盖高铁的小区指标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异常小区进行分析及优化;二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路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异常问题点然后进行优化。
但是上述手段均无法准确反映高铁上的用户的实际网络参数指标,通过话统数据分析容易被非高铁用户的指标所淹没,而实地测试数据往往又存在耗时长、验证周期长、数据少、测试终端型号与商务终端的性能存在差异等缺点,而且测试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高铁上的用户网络参数无法准确检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方法,以及一种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系统,能够准确识别高铁上的通信用户,方便获取准确的高铁上的用户通信参数。
一种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高铁专网小区工参数据,获取高铁行驶时的小区切换序列;
根据高铁专网小区的软采XDR信令数据,获取通信用户在各个高铁专网小区之间的切换点;
根据所述高铁专网小区之间的切换点,选定连续经过三个以上高铁专网小区的通信用户;
根据选定的通信用户经过所述高铁专网小区的顺序以及高铁行驶时的小区切换序列,确定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的移动方向;
根据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经过两个所述切换点的时间以及所述两个切换点之间距离,计算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的移动速度;
将所述移动速度和预设的速度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是否在高铁上。
一种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系统,包括:
小区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高铁专网小区工参数据,获取高铁行驶时的小区切换序列;
切换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高铁专网小区的软采XDR信令数据,获取通信用户在各个高铁专网小区之间的切换点;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铁专网小区之间的切换点,选定连续经过三个以上高铁专网小区的通信用户;
移动方向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选定的通信用户经过所述高铁专网小区的顺序以及高铁行驶时的小区切换序列,确定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的移动方向;
速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经过两个所述切换点的时间以及所述两个切换点之间距离,计算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的移动速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速度和预设的速度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选定的通信用户是否在高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