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疏水膜、制备方法以及加油站VOCs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5140.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6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D71/34;B01D71/36;B01D71/56;B01D71/7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疏水 制备 方法 以及 加油站 vocs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疏水膜、制备方法以及加油站VOCs回收方法,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该膜主要是以聚合物为基材,通过表面修饰使其具有磁性,通过脉冲磁场的作用下,膜层会产生振动,应用于含VOCs气体的回收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引起膜污染,使膜分离过程更加稳定;同时,利用了其表面疏水化后,可以提高VOCs的透过率,使分离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疏水膜、制备方法以及加油站VOCs回收方法,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lc compound,VOC)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己成为我国部分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城市加油站的油品蒸发是VOC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油品蒸气所含的VOC物种的化学活性非常高,因此加油站VOC排放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率不容忽视。同时VOC物质自身具有很强的毒性,且绝大多数的加油站都位于城镇交通要道等人群相对集中地方,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加油站的油品蒸发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并且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这部分经济损失还在继续扩大。
膜分离技术是采用对有机物具有选择性渗透的高分子膜,在一定压力下使VOC渗透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当VOC气体进入膜分离系统后,膜选择性地让VOC气体通过而被富集,脱除了VOC的气体留在未渗透侧,可以达标排放:富集了VOC的气体可去冷凝回收系统进行有机溶剂的回收。选择此种方法可以分离90%的VOC。膜分离法适用于中高浓度(VOC含量高于1×10-3)的废气的处理。膜系统的费用与进口气体流速成正比,与VOC的浓度关系不大。
例如:CN105771563A公开了一种双膜法挥发性有机物回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两种分离膜即VOCs分离膜和氮气分离膜来实现VOCs回收和达标处理双重目的。CN1363415A公开了一种脱除VOCs的聚环糊精硅橡胶渗透蒸发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单体或预聚体硅橡胶溶于正庚烷、氯仿溶剂中,制备成20~70wt%的溶液,将一定量的填充剂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混和均匀,在浓度为2~12wt%的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异丙酯、含氢硅油交联剂及浓度为1~3wt%的二丁基二月硅酸锡,氯酸盐催化剂的联合作用下,溶液交联固化,脱除溶剂后制成膜,再经老化和真空干燥得到填充吸附剂的硅橡胶渗透蒸发膜。
但是在对于空气中VOCs的回收来说,容易使膜表面受到空气中颗粒尘埃的污染,导致膜通量会不断下降,并且烃类物质在膜表面的渗透速率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性疏水膜,该膜主要是以聚合物为基材,通过表面修饰使其具有磁性,通过脉冲磁场的作用下,膜层会产生振动,应用于含VOCs气体的回收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引起膜污染,使膜分离过程更加稳定;同时,利用了其表面疏水化后,可以提高VOCs的透过率,使分离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性疏水膜,包括有基膜以及其表面的磁性修饰层,所述的磁性修饰层是负载有磁性粒子的氧化钛。
所述的基膜是优先透有机物膜,所述的优先透有机物膜选自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VTMS(聚乙烯基三甲基硅烷)、PVDMS (聚乙烯基二甲基硅烷)、PHMDSO(聚六甲基二硅氧烷)、PTMSP(聚三甲基硅丙炔)、PVDF(聚偏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PEBA(聚醚嵌段酰胺)。
所述的磁性疏水膜的表面水滴接触角是在120°以上。
磁性疏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取钛酸四丁酯20~25份、硫酸钠2~4份、水300~450份,搅拌均匀并升温至40~75℃,然后通过加入氨水调节pH至10~12,保持反应1~2h后,再加入硫酸调节pH至4~6,在35~55℃继续反应2~4h,自然冷却后进行陈化,得到氧化钛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